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404次
  • 评分4
  • 20
  • 0

作者单位:254000黄山市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方少琴: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方少琴 兰晓娥

摘要目的: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为主题活动。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通过现状调查,设定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依据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低于实施前(P<0.05),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品管圈;偏瘫;良肢位摆放;应用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05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good limb position to reduce the unqualified rate

FANG Shao-qin,LAN Xiao-e(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Huangshan254000)

AbstractObjective:To reduce the nurse′s unqualified operation rate on good limb position of hemiplegic pati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thods: Set up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with "reduce the nurse′s unqualified operation rate on good limb position of hemiplegic patient" confirmed as the theme activity. Follow the working procedure of PDCA cycle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nd set up expectation aim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Results: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activities,the nurses on th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of good limb position not qualified rate was lower than before (P<0.05),improved the quality of nursing.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 in reducing the nurse′s unqualified operation rate on good limb position of hemiplegic patient and is worth of generalizing.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Hemiplegic;Good limb position;Application

品管圈(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由工作性质相近或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团体,针对所选定的问题,确定质量改善主题,圈员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品管方法,对所在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1]。该活动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经营管理目标很容易达成。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被授予一定权利的一个小组,每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综合康复科存在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高这一问题,2013年3~8月我科尝试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1日~4月3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良肢位摆放患者122例,其中男70例,女52例。年龄43~81岁。选择2013年6月22日~7月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良肢位摆放患者143例,其中男78例,女65例。年龄43~8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施品管圈活动前采用常规摆放方法,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方法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于4月10日成立品管圈,本圈共有5位圈员,平均年龄30.4岁,护士长任圈长,选出1名护师为副圈长,协助圈长活动实施,护理部副主任为辅导员。组圈后对圈员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考核,使每位品管圈成员熟悉品管圈活动理念、程序和方法,掌握品管圈七大手法使用技巧,并确定圈名为(牵手圈)、圈徽和圈歌。

1.2.2主题选定(1)应用本圈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5,3,1评分标准选定主题,选定“降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为活动主题。(2)选定理由。文献报道偏瘫患者早期床上良肢位正确摆放和保持可以预防和减轻瘫痪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是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本科偏瘫患者较多,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个体状况,可采取不同的良肢位摆放:仰卧良肢位、患侧卧良肢位、健侧卧良肢位[2]。规范和改进护士良肢位摆放的合格性,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1.2.3拟定活动计划书成员参与活动计划拟定,决定活动期限,拟定活动内容,决定活动日程及圈员工作分配,详细活动计划书的各个细节、各步骤所需时间,绘制品管圈活动计划甘特图。充分掌握现行工作内容,完成工作流程图。

1.2.4现状调查

1.2.4.1调查对象2013年3月21日~4月3日,调查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总次数和其中不合格次数。

1.2.4.2调查方法制定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操作评分标准,内容包括仰卧良肢位、患侧卧良肢位、健侧卧良肢位。对每次护士摆放良肢位是否合格进行评分,≥90分为合格,<90分为不合格。

1.2.4.3调查结果2013年3月21日~4月3日,护士良肢位摆放共122例次,不合格51例次,不合格率41.80%。

1.2.4.4分析与改善运用“柏拉图”将造成的状况和要因加以分析,找出重要的关键项目,并将其作为改善工作的重点。改善的重点主要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

1.2.5设定目标品管圈实施前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不合格率为41.80%。目标值设定: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不合格率降至21.32%。

1.2.6要因分析应用鱼骨图分析法,从护士、患者、陪护、其他4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寻找出可能造成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原因。通过鱼骨图分析找出原因,根据圈员投票圈选出要因,再根据查检表和柏拉图数据分析验证出真因:护士缺乏责任心、护士知识缺乏、护士培训不到位、护士对患者相关宣教不够。见图1。

1.2.7对策拟定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全体成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依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进行对策选定。评分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全员共5人,总分75分,以80/20定律60分以上为实行对策,并确定每一个实行对策的实施时间、实施者和协助者。

1.2.8对策实施与检讨对策名称:(1)培训、考核理论知识。(2)培训、考核操作技术。(3)制定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书。(4)常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解释工作。(5)每天认真进行晨晚间护理。(6)与陪护多沟通。主要因:(1)护士理论知识缺乏。(2)护士操作培训不到位。(3)护士相关宣教不到位。(4)床单位不平整。(5)陪护不重视。改善前:(1)理论知识无标准。(2)培训只讲解,不示教或示教不到位。(3)患者不理解、不配合。(4)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宣教不到位。(5)医患之间未达到有效沟通。(6)床单位不平整,晨晚间护理不到位。(7)陪护不理解,不重视。护理对策:(1)查阅相关书籍,将理论知识统一标准化。(2)安排理论知识讲座,并示教到位。(3)培训后对品管圈成员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4)制定偏瘫患者良肢位标准流程图。(5)制定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书,分发给患者,使患者了解良肢位摆放的意义和重要性。(6)日常工作中经常与患者、家属沟通、解释,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7)强调护士上班时加强责任心。(8)每天检查晨晚间护理情况。(9)与陪护多沟通、交流,使陪护主动配合。全体圈员参与实施对策。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实施对策进行修改。对策处理: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把上述内容列入新进人员(含轮转护士)、实习生教育培训项目内。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书列入健康教育内容中。

1.2.9标准化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标准化流程图作为工作中操作流程进行实施,可根据工作情况对流程图进行修改。将良肢位摆放告知书纳入对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将良肢位摆放操作评分标准纳入专科操作评分标准。

1.2.10检讨与改进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把促进患者康复放在首位。对良肢位摆放的各个环节均有细致分析,能运用品管圈手法解析。标准化的模式运用到工作中,使工作规范化。由于影响良肢位摆放的因素很多,加之又是第一次品管圈活动,圈员们的实践经验明显缺乏,导致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实施品管圈程序,还有待学习和改进。

1.3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品管圈活动前后良肢位摆放合格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合格情况(表1)

2.2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使护士在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积极性、品管圈手法、和谐度等方面能力明显提高。

3讨论

良肢位摆放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能够对抗患者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促进肢体功能更快的恢复[3]。因为脑卒中患者的偏瘫是中枢性瘫痪,其特定的病理过程表现为患者病情将经历驰缓期向痉挛期转换的过程,多数患者的痉挛模式为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患者这种痉挛模式既是恢复的自然过程,又是进一步恢复的障碍,早期的康复护理中注意体位的正确摆放,会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程序。良肢位的保持贯穿于康复的全过程。在临床中,使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掌握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专业人员做到及时地随访和评估。这是一项烦琐的、持久的、需要相当耐心的工作,需要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提高患者主动参与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介入能提高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可较好地挖掘损伤神经的修复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通过输入各种正常的运动模式,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从而促进正常运动功能模式的形成[4]。护士是良肢位摆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要认识到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与患者、陪护等进行有效沟通,减少影响良肢位摆放的各种因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了工作方法,使护士对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护理质量,激发了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示教能力,增强了工作的信心,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也使护士掌握了品管圈手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在活动中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质量管理方法,对存在问题,及时分析,及时整改,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疾病康复[5]。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伟梁,丁禄霞,李莉,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2,23(13):1190-1191.

[2]王淑会,程晓霞,李淑萍,等.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良肢位的护理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25-326.

[3]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等.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2-424.

[4]何俊萍.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1中旬):2931-2932.

[5]卢保恋,陈伯香,吴祥和.品管圈在提高黎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9):147-149.

(收稿日期:2013-09-06)

(本文编辑 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