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芳
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吉林四平 136000
[摘要] 目的 评价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为(36.81±10.14)分、(34.39±9.2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98-03
由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存在不良影响[1]。因此,加强围术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该研究中笔者对2010年5月—2014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64~83岁,平均(72.1±4.7)岁;单侧74例,双侧26例;病情:股骨头坏死5例,骨关节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股骨粗隆部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76例;合并高血压41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冠心病22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干预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63~82岁,平均(72.1±4.6)岁;单侧35例,双侧14例;病情:股骨头坏死3例,骨关节炎4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股骨粗隆部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34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冠心病1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64~83岁,平均(72.1±4.7)岁;单侧39例,双侧12例;病情:股骨头坏死2例,骨关节炎5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股骨粗隆部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42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冠心病11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治疗方案及对患者在术前术后需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术前适应性训练如训练患者在床上如何正确使用便盆进行大小便,以防止术后因为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引起便秘和尿潴留;饮食干预,由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缺失,导致术后组织修复能力差,伤口不易愈合,因此,应适当的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易消化等饮食,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限糖和钠盐的摄入;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入院后进行详细体格检查,了解既往史,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系统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综合护理计划。②心理护理。护士可通过图片或者通俗易懂词语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操作流程、术后处理和预后等相关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术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语调要平缓,语气要温和,认真、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从而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 术后护理① 并发症干预。术后除常规给予抗生素外,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根据患者引流情况及时拔除引流管;由于长期制动,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可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1周,嘱患者家属要每天定时按摩下肢,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每天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肘部、肩胛部、足跟部、内外踝部、骶尾部等处,在身体受力处放置水垫或气垫;及时清理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咳嗽无力者可给予雾化吸入。②体位护理。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在搬运、翻身时注意下肢要采取外展中立位,可在患者膝下放置软垫,患肢外展角度30°,术后指导患者穿丁字鞋或者行皮肤牵引,并维持中立位,防止髋关节脱位。③疼痛干预。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对于疼痛轻微可耐受患者嘱其通过看电视、聊天、听音乐等转移其注意力,从而减少止痛药物应用;对于疼痛剧烈难耐受患者,可适当给予药物镇痛,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练习,家属也要与患者多沟通,通过回忆生活中的趣事缓解疼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SAS、SDS均有20个条目构成,采取4级(1~4级)评分法,总分为8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术后疼痛程度采取描述式评分法进行评价,分为0~4级,级别越高疼痛程度越强烈[2]。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出院前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无一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髋关节脱位,2例患者出现压疮,1例术后感染,4例出现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3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2例术后感染,1例肌肉萎缩,6例出现发热,4例出现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
3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或者创伤性关节炎等终末期关节疾病,它通过陶瓷、金属以及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根据患者关节功能、构造及形态制成关节假体并植入体内,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的目的[3]。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既增加了手术风险,又提高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部分老年患者在疾病影响生活自理难度较大,不仅日常生活习惯被迫改变,而且加重了家庭负担,极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术后疼痛过于强烈时会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造成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4]。因此,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措施保障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该研究中,笔者重点研究了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干预组SAS、SDS评分为(36.81±10.14)分、(34.39±9.2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24 h 0级+1级+2级疼痛率为86.00%,对照组为58.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汪琼等[5]的临床研究基本一致。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在老年患者病情、全身状况等整体情况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化与常规性相结合的一种护理模式,它要求护理人员要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使得患者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有利于术后恢复的有效状态之中。同时,护士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护理对象,适应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干预、疼痛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来保障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而且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对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产生不良影响[6]。因此,笔者认为做好老年患者术前评估极为重要,根据术前评估结果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更科学、合理,也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该研究受到人财物等因素影响,对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观察时间较短,因此在随后的研究当中,可拓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内容,保障患者居家期间稳定康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程二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9):1119-1120.
[2]张海艳.老年骨折患者3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171-172.
[3]吴素莲.老年骨折手术20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74-76.
[4]高跃青.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6):800-801.
[5]汪琼,廖灵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68-69.
[6]温方方.老年骨折的综合护理心得[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8下旬刊):2742-2743.
(收稿日期: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