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共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率失常发病率为7.6%;对照组为48.6%,实验组住院时间与费用分别为(9.3±1.8)d、(5.2±0.8)千元;对照组住院时间、费用分别为(19.6±1.8)d、(7.2±0.6)千元。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病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较低。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降低其经济负担,减少心律失常发病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持续发作或急性发作的冠状动脉的供血、供氧量不足,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1]。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多发群体。循证护理能参考患者想法与愿望,改善护理决策,提升护理效果。本次实验即采用循证护理对该疾病展开护理配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32例。以随机双盲法抽取其床头号码,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实验组66例。
对照组男42例,女24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72.6±3.6)岁。其中22例下壁梗死,23例前间梗死,其余21例为合并梗死。
对照组男43例,女23例,年龄为62~82岁,平均(72.8±3.5)岁。其中23例下壁梗死,24例前间梗死,其余19例为合并梗死。
纳入标准: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心律失常、衰竭,休克[2]。排除标准:认知、精神系统疾病;无交流能力;无参与实验意愿。
实验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由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需保持绝对卧床时间24h,检查是否存在合并症;监控患者血压、心率。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
实验组行常规护理,并进行循证护理:制定护理方案:以护士长与医院领导,共同组建专门的护理小组。收集患者病情相关的各项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格特点与心理情况。整理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照医院既往成功护理案例,制定循证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方案:常规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陪伴并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加患者信任,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对疼痛不适的患者,给予电视、广播、音乐等转移注意力。根据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将给药时间,安排在早5点到中午12点之间。对患者家属展开健康教育,降低家属探视频率。协助患者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嘱咐患者家属为患者及时更换衣物。患者疼痛严重则适当给予镇痛药物并给氧。病情严重者需持续给氧,症状得到缓解者转为间歇吸氧。指导患者饮食低盐、低糖、低油脂、高蛋白、并以清淡为主。对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应禁止食用。对患者进行排便指导,告知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可屏气用力,对便秘患者适当给予排便药物,卧床过程中,应对其进行腹部按摩与热敷。
护理评估:对护理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将护理经验记录并向其他护理人员分享。
1.3评定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对比两组心率失常患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对数据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见表1,实验组在住院的费用以及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心率失常共5例,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与心肌持续性缺血有关[3]。患者会表现出胸痛与循环功能障碍,并且心电图会提示心肌损伤的相关变化。
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些先天性畸形与炎症、血栓等,也有可能对造成该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提升。在各种发病人群中,老年群体的发病概率最大。并且老年人各部分身体机能水平下降,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循证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法,目前在国内各大医院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其临床护理效果得到肯定。与普通的护理工作相比,循证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其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也较多。在临床应用上,常常会应用到营养学、心理学甚至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医院应该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便于日后循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循证护理无法由单独的护理人员进行,而是需要多方面配合。因此本次实验中,由护士长带头并取得相关领导的同意,组建循证护理团队,对患者展开高效的护理。循证护理包括护理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实施以及护理结果的评估三个部分。其中护理计划需要结合患者的意愿、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状况等,并根据既往护理经验的总结与相关课题研究的成果制定护理计划。从而保证护理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对具体患者的适用性。
通过对既往经验的总结,提示急性脑出血具有比较多的发病诱因,而本组患者中,大部分存在各种基础病,并且还有心肌梗塞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因此发生急性脑出血的概率较高。此外,经临床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存有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功能不全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大多数都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所存在的代表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循证护理分别从饮食、排便、日常生活等方面予以护理、指导和协助,从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脑出血现象。
此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期住院因而在情绪上处于消极状态,容易滋生抑郁、焦虑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根据循证护理的原则,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想法和需要并尽量予以满足。同时,患者负面情绪大部分是环境影响而导致,所以在察觉患者情绪抑郁时,应采用音乐、电视、广播播放等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本次试验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所花费的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实验组也明显较低。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降低其经济负担,减少心律失常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陈晓莎.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4,22(2):134-135.
[2]杨红秀, 宋小琴.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3, 24(2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