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住院精神患者的护理及探视控制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87次
  • 评分4
  • 24
  • 0

何锡芳

宜宾市康复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 本文随机选择住院治疗的精神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各40例进行分析,研究精神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探视控制方法和时机,探讨探视的作用和需要,再深入研究何时为适当的探视时机,从而起到促进精神患者疾病的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精神患者;探视控制;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59-02

精神病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亲自来院探视,是带给患者一种心理支持的良好方式。然而对个别精神患者案例而言,探视的作用却会带来双重影响,例如可能会延缓不适宜探视患者的病情康复或者可能会使患者疾病恶化。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探视控制方式,以引导精神病患者家属决定是否进行探视,使患者的病情尽快好转,缩短住院时间。

1临床资料

以80例精神病患者为例,她们均为女性,年龄在25~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职业比例为:农民30例,工人20例,干部13例,个体17例。住院天数区间为7~92 d,平均住院天数49 d,病情接近治愈的有58例,好转32例。

2护理措施

由于大多精神病患者自知力缺失、不安心陌生的住院环境,或受精神病症状和其他外部原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擅自离去、伤及他人和财物、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等危险行为。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护理与劝慰能力,对患者病情观察要有先见性,能够动态预测患者可能会表现得行为,及时给予患者特殊的针对性护理,尽可能降低意外、未向事件的概率 ,以确保医疗护理的安全。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护理能力的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完成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因而,强化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医护人员应该时刻注意对住院患者心理和病情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精神病的合并症和各种潜在危险行为,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处理。另外,医护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综合医学护理知识和急救能力,加强对患者精神疾病的治疗工作,及早控制患者的行为和症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辅导,以降低躯体伤害发生的概率。

精神病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因此住院时间长。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容易使患者焦虑不安。因此,医院方应该定期组织患者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的娱乐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另外,对有自伤自残倾向行为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病房的监控能力,值班的医护人员不能长时间离开岗位,如发现患者有危险行为,应立刻采取有效措施。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精神科医护人员,不但要精通精神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科和急救)的知识,发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劝慰工作,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缩短患者病程。

3探视的控制方法

首先要向精神病患者家属倡导精神卫生知识,可以采用墙报和派发宣传单、护理告知协议书等手段。再次,可以开展专家活动,解答患者家属关于探视的疑惑,并告知家属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近况,同时可以友好告知患者家属合理的探视制度和探视时机对患者病情治愈所带来的作用。并向患者家属解释短期住院的患者,不合理的探视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例如会使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患者出现坐立不安、兴奋躁动、易怒等现象。而抑郁症患者则常常会出现缄默不语、垂头丧气、甚至拒食、拒服药等行为。因而,在患者急性精神症状发作期间,家属在短期内不宜探视。对于急性精神症状有所缓和的患者,应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协助,可每星期进行不多于三次的探视,为避免患者家属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玻璃瓶等)进入病房,应事先告知家属所带物品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同时要避免带刺激性饮品,例如酒、烟、咖啡等进入。

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来决定前来探视的亲属。由于精神病患者对不同的家属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前来探视的人不同,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的影响。家属进行探视前,应先由医护人员向亲属讲述患者近况和病情特征,并告知其在接触患者时应当注意的事件,建议应该与患者交谈的内容,尽可能避免言语过激,详细指导家属与精神病患者交流的技巧,通过亲属多给患者安抚,劝慰,理解和同情,提供强有力地心理支持。

4探视时机的探讨

4.1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可以探视

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时,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行为和精神体验。因此,患者在住院医疗期间,不一样的探视时机和亲属适时的接触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影响。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测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此患者正处于急性期状态,不宜被探视。这个时期的精神病患者容易精神错乱,经常处于病态思维中,因而会出现易于常态的精神体验和行为,往往不能接受和理解家属对其探视是出于关心和爱护。甚至还会在病态的支配下,对家属产生误会,对家属产生敌对和反抗情绪。因而患者可能会在探视期间情绪不稳、易激易怒,从而出现冲动伤人等危险行为。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精神症状期的患者,过多的探视不仅对患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刺激患者,使患者症状恶化。

4.2急性精神症状已缓和患者应安排探视

众多临床资料显示,随着近年来药物治疗的进展,当精神病患者的急性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和缓和时,认知能力会逐渐恢复正常,患者便开始要求联系自己的亲人。这个时候,除了医护人员的劝慰、照顾、耐心解释和专业的心理治疗外,家属也应该进行积极地配合。所以,当患者病情开始好转的时候,家属的合理探视,尤其是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和劝慰,物质和心理的支持,都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临床资料同时显示,处于病情稳定期的患者,家属的合理探视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患者家属的探视,是患者与外界交换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家属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归家心情,为患者消除心理顾虑,让其安心住院治疗。同时,家属进行探视时可以细心观察患者新的病情和表现,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也可以向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详细的医院方未知的患者病史,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加速患者改善病情。对于正在康复的精神患者而言,家属对他们态度和精神体验正确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有效地帮助药物治疗发挥更好的临床效应。临床数据显示,在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敌对猜疑4项因子中,观察组的患者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这证明了家属的合理探视可以起到促进患者情绪稳定,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敌对心理和激动行为,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4.3引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程一般较长,加上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征,往往会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甚至会使家属对患者产生厌烦心理,因而部分患者家属可能会消极配合医护人员治愈患者,有的患者亲属帮患者办完住院手续后长期不联系、不探视患者,使患者逐渐对自己的病情产生消极情绪,不安心住院,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工作,甚至对自己的病情丧失信心,使病程延长。

医护人员应该致力于改善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致力于建立患者与家庭和外界社会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努力争取得到来自社会和患者家庭的支持与协助,给患者制造温暖的沟通氛围和亲情氛围,以缩短患者的病程。在精神卫生知识方面,应该加强对家属的宣传,让家属清楚地了解精神病的性质、症状表现和康复因素,让家属明白家庭支持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多些体谅和理解,多些关怀和爱心,积极配合医院,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积极配合医院,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探视,在探视期间给予关怀与温暖。

最后,在患者进行探视后,医护人员应时刻注意患者的言行举动和情绪变化,主动积极地和患者交谈,以便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和精神体验,及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预防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和有助于改善病情的要求,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收稿日期: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