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老年医学论文范文,老年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谷胱甘肽S 转移酶M1 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的研究

  • 投稿排骨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78次
  • 评分4
  • 77
  • 0

闫 吉 田 杰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沈阳 110031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 GSTM1)的基因缺失,探讨其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关系。方法 对10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60例健康人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外周血的GSTM1基因;白内障患者组同时取白内障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进行GSTM1基因检测。 结果 白内障患者GSTM1基因缺失率达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64.8%,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66.7%,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基因缺失者患白内障的危险性高于GSTM1基因携带者,提示GSTM1基因缺失很可能是老年人易患白内障的遗传因素之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老年性白内障;基因缺失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c)-0053-02

白内障是目前致盲性最高的眼病之一,以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1]。目前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自由基引起的超氧化反应对白内障发病有关[2-3]。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组多功能蛋白,其同工酶在代谢外来化学物,特别是亲电子物、药物的转化及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GST同工酶有α、μ、π等型[4],其中μ在代谢化学致癌物、解除各种亲电子毒性上基质特异性最强。μ中的M1在人群中存在表型差异,其表型差异由基因缺失所致,GSTM1基因缺失表现为其酶活性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有关[5-9]。该实验2013年8月—2014年4月通过检测老年白内障患者GSTM1基因,旨在探讨GSTM1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明确诊断老年性白内障在该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05例,男56例,女49例,平均年龄(70.6±10.4)岁;将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9.2±11.6)岁,对照组无白内障及其他眼病史。

1.2 方法

标本收集:将患者组手术摘除的晶状体囊膜用无菌BSS清洗后-80 ℃保存。抽取患者组和对照组2~3 mL静脉血(EDTA-K2抗凝),与等量Hank&acute;s液混和后2 000 rpm离心20 m,提取单个核细胞加入5倍体积Hank&acute;s液,1 500 rpm离心10 m,洗涤两次后离心弃上清-80 ℃保存。

提取RNA:将晶体囊膜及血细胞标本复融致室温,加入1 mL Trizol液混匀(晶体囊膜要磨碎)放置10 m;加入200 uL氯仿混匀10 m;4 ℃13 000 rpm离心15 m取上层液移入另一离心管,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10 m;4 ℃13 000 rpm离心15 m吸弃上清加入1 mL 75%的乙醇清洗,4 ℃8 000 rpm离心10 m吸弃上清,重复一遍后干燥5 m加入适量DEPC水待用。

合成c-DNA及GSTM1测定:逆转录试剂及引物均来自广州达安基因生物技术公司。采用ROCH Light Cycler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按试剂说明设定好参数后进行c-DNA合成及GSTM1检测。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各组间GSTM1基因缺失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差异。

2.2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的GSTM1基因缺失率比较

白内障患者GSTM1基因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白内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比较

两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白内障的形成与自由基有关[10],急剧的氧化应力导致细胞机能障碍,细胞代谢和一些外部因子均可使细胞形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毒害细胞,特别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膜对氧化反应最敏感。通常晶体本身有一个完善的抗氧化防御系统[11],能有效地清除各种原因产生的自由基,其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晶体中最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含量较高,能捕捉晶体内产生的自由基,GSH解毒作用很大程度依赖GST同工酶的催化作用,GST同工酶中GSTM1的基质特异性最强,随着年龄的老化GST M1可能缺失,表现为GSTM1酶活性失活,使自由基与体内抗氧化系统之间失衡,产生氧化应力攻击细胞膜,使脂质过氧化、损伤DNA和胞内蛋白质,导致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徐美芳等[6]和皮静波等[12]等检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外周血中的GSTM1基因,结果显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GSTM1基因缺失密切相关。该研究显示白内障患者外周血中的GSTM1基因的缺失率为64.8%,对照组外周血中的GSTM1基因的缺失率为48.3%,白内障患者外周血中的GSTM1基因的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与徐美芳等[6]和皮静波等[12]研究结果相同,表明GSTM1基因缺失可能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相关;为了避免不同组织间GSTM1的差异,该研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的GSTM1的基因缺失率进行了对比,二者分别为64.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晶体上皮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STM1基因具有一致性。即使晶体在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与周围环境隔绝,具有特殊性,但晶体上皮细胞DNA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同,可以适用于基因缺失率的比较。

综上,目前多数研究已经表明,老年性白内障与晶体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能从基因缺失角度上解释白内障产生的原因。该研究发现,GSTM1基因缺失者患白内障的危险性高于GSTM1基因携带者,提示GSTM1基因缺失很可能是老年人易患白内障的遗传因素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更多白内障相关基因被逐渐发现,对于今后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健华.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2(35):25-26.

[2] 冯江虹. 抗氧化营养素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J]. 中国医疗前沿,2011(18):6,23.

[3] 李慧敏,斯琴. 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J]. 临床眼科杂志,2012(2):179-180.

[4] 高昂,董频,王国良,等.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1):21-25.

[5] Zhong S,Wyllie A H,Barnes D,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STM1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Bladder,Breast and Colon Cancer[J]. Carcinogenesis, 1993, 14 (3):1821- 1824.

[6] 徐美芳,付书华,张莉华.谷胱甘肽转移酶M1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易感性的关系[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479(4):33-38.

[7] Zhou J,Hu J,Guan H.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py number variations in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and T1and age-related cataract in a Han Chinese population[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2010,51 (8): 3924.

[8] Zuercher J,Neidhardt J,Magyar I,et al.Alterations of the 5’untranslated leader region of SLC16A12lead to age-related cataract[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2010,51:3354-3361.

[9] 李晨,管怀进.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932-1934.

[10] Bonnefoy M et al.Combined effect of 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muscle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J].Preese Med,2002,31:1174-1184.

[11] 高雅琼,王彩丽.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29-31.

[12] 皮静波,白禹诗,郑全美,等. 谷胱甘肽转移酶μ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的探讨[J]. 中华眼科杂志,1996(3):64-66.

(收稿日期:201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