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涧
福建省厦门市长庚医院妇产科,福建厦门 361022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0例(28~36)+6周为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病历资料,依据孕周分为小孕周组和大孕周组,其中小孕周的孕周为(28~34)+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大孕周为(34~36)+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结果 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大孕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潜伏期时间大于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潜伏期,小孕周组和大孕周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孕妇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孕周组和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以及产后的出血量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同时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孕周一旦<35周,应及时的治疗,同时>35周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应积极的终止妊娠,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应对产科常规加以遵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潜伏期;终止妊娠;分娩方式;母儿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b)-0020-02
胎膜早破作为孕妇围生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伴有较高的早产率、宫内感染以及产褥感染率等,进而严重影响着产妇和胎儿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将孕周<37孕周的胎盘早破成为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2]。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60例(28~36)+6周为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病历资料,并探讨分析未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有着一定的价值发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60例(28~36)+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所有孕妇入院时均符合胎膜早破的相关诊断标准。将(28~34)+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分为小孕周组,小孕周组有80例。(34~36)+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为大孕周组,有80例。小孕周组:80例(28~34)+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最大年龄为42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0岁。大孕周组:80例(34~36)+6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最大年龄为41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1岁。
1.2 方法
所有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均进行体温、脉搏、血压、血常规以及胎心等监护,小孕周组中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对其宫缩加以抑制,并借助于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进而促进胎肺的成熟,采取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4024479)肌注2次/d,6 mg/次,连续使用2 d。建议:给予胎膜早破的患者给予预防用抗生素,大孕周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娩方式选取。对比分析小孕周和大孕周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潜伏期长短、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以及产后的出血量。
1.3 统计方法
该组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小孕周和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以及潜伏期情况
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主要为脑瘫、神经受损、脊柱裂等。而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仅仅出现脑瘫这一并发症。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大孕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小孕周和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潜伏期时间大于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潜伏期,小孕周组和大孕周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孕妇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小孕周和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产褥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有20例发生产褥感染,发生率为25.0%,产后的出血量为(401±203)mL,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有19例发生产褥感染,发生率为23.8%,产后的出血量为(400±210)mL。产褥感染发生率相比,χ2=2.150,P>0.05;产后出血量相比,t=1.96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小孕周组产妇有28例选择剖宫产,占总病例数的40.0%,2例选择阴道助产,占总病例数的2.9%,40例选择阴道顺产,占总病例数的57.1%;大孕周组有66例选择剖宫产,占总病例数的36.6%,5例选择阴道助产,占总病例数的2.8%,109例选择阴道顺产,占总病例数的60.6%。两组产妇在剖宫产、阴道助产、阴道顺产发生率方面相比有χ2=1.24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现如今,对于未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的研究始终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3]。当前胎膜早破发生的病因并不明确,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处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同时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仅影响着孕妇的身体健康,同时对于新生儿的生命也有着一定的威胁[4]。
该院通过对未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大孕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小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潜伏期时间大于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潜伏期,小孕周组和大孕周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孕妇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潜伏期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孕周组和大孕周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以及产后的出血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同时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
妊娠(28~33)+6周的PPROM胎肺发育不成熟, 无感染征象、无胎儿窘迫, 排除绒毛膜羊膜炎可期待治疗。通过促胎肺成熟可以降低N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通常首剂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24~48 h 内起效后能持续发挥作用至少 7 d, 但孕期总疗程不能超过2次[2]。若胎肺成熟或有明显感染时, 应终止妊娠。张春霞[5]等研究发现潜伏期较短的新生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潜伏期延长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较高;经促胎肺成熟处理后分娩的新生儿其N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郝海英等[6-9]研究(28~33)+6周的PPROM患者则发现,保守治疗明显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但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并未降低[5]。该研究显示潜伏期>48 h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较<48 h组明显下降, 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上升趋势。在母体方面>48 h组剖宫产率较<48 h明显上升, 产褥感染、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说明(28~33)+6周的PPROM患者应尽量延长孕周, 争取促胎肺成熟时间, 以降低NRDS的发生率, 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同时破膜超过12 h应预防使用抗生素, 并密切监测体温、母儿心率、白细胞等指征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通过积极的处理降低新生儿感染和宫内感染的发射率, 并适时终止妊娠。由于(28~33)+6周的PPROM患者往往先露高浮,宫颈不成熟、部分潜伏期较长的伴有明显羊膜腔感染、胎儿窘迫,剖宫产往往是较合适的选择。
综上所述,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孕周一旦<35周,应及时的治疗,同时>35周的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应积极的终止妊娠,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应对产科常规加以遵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孙红敏,米鑫,李凤清.未足月胎膜早破5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4,(5):89-90.
[2] 石前.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1,17(19):3029-3031.
[3] 张碧云,华晔敏.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分娩方式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95-696.
[4] 毛月华.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临床诊治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86,188.
[5] 张春霞.宫颈锥切术后不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致败血症1例[J].医药前沿,2014(20):367-367.
[6] 郝海英. 足月胎膜早破80例妊娠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3):202.
[7] 姚美娟,赵丽英,吴彩芳,等.减少192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母儿并发症的措施 [J]. 医药前沿,2014(12):12-13.
[8] 吴合平.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原因及结局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 (3):74-75.
[9] 龙寄河. LEEP术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152-153,156.
(收稿日期: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