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群 金星鞠杰
【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711例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方法采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6月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信息,并对其超长原因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疾病自身原因是住院时间超30天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并发症、慢病、社会因素、发现新的疾病、医疗纠纷、工伤事故等。结论加强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卧床病人的护理等是减少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平均住院日 住院时间超30天 原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711 inpatients stay over 30 days and fi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edical resources. MethodWe Collected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inpatients stay over 30 days in a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and June 2013,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 ResultThe cause of disease is the main reason. The others are secondary complications, chronic diseases, the family refused to discharge, transfer not smooth, discover new disease, the medical dispute and inductrial injury accident. ConclusionPromoting two-way referral by the hospital association and strengthening peri-operation period management and controlling hospital inf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bedridden patients care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 30 days in hospital.
【Key words】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patients stay over 30 days, Cause analysis
【Author′s address】Subei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225001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35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1]。缩短平均住院日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提高运转效率的工作重点,是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吸引病源、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手段[2]。而超长住院病人是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3],在原卫生部2012年《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中,尤其将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管理作为核心条款重点考核。有证据表明,患者入院检查、诊断、治疗主要集中在前10天,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疗资源的边际效用越来越低[4],因此,对住院时间超30天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对于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方法
1.1资料
1.1.1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采集某院2013年1月~6月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的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缴费方式、出院诊断、出院科室等。
1.1.2追踪查询所有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住院情况分别从年龄构成、病情评估、病情复杂、并发症、慢病、医疗纠纷、社会因素、发现新的疾病等因素,分析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具体原因。
1.2方法
对上述所有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采用构成比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并对超长住院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711例住院时间超30天病例,平均年龄58.0岁,城镇居民、职工及新农合医保304例,全自费患者407例。科室分布涉及37个临床科室:康复科146例,神经外科102例,血液科76例,骨科44例,肝胆胰外科34例,心胸外科34例,上述六个科室患者占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61.32%。
从病情评估上看,病危患者185例,病重患者231例,普通患者295例,危重比例为58.59%,见表1。
追踪查询上述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详细信息,对其原因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表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疾病自身原因是住院时间超30天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并发症、慢病、社会因素、发现新的疾病、工伤事故、医疗纠纷等,而疾病自身原因主要包括病情复杂、功能康复训练、病情危重、术后恢复慢以及术后化疗等因素。
3讨论
711例住院时间超30天病例主要集中在康复科、神经外科、血液科、骨科、肝胆胰外科及心胸外科六个科室,这些科室的大部分患者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为时较长的恢复期。恢复期患者占用三级医院床位是医疗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病人,其及时、顺畅地转出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很多患者在大医院接受完治疗后,不愿转社区、二级医院康复,希望一直住院直至痊愈。一方面,可能与医疗付费方式有关,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担心出院后得不到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应加大和社区、二级医院的合作,定期派专家进社区、二级医院进行指导,提高其对术后病人、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诊断和治疗能力。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社区的硬件及软件的建设,加强转诊的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出院后有“出口”对接,这对减少大型三甲医院资源的占用,提高病床的周转率具有重要意义 [ 5-6]。
711例住院时间超30天病例中,有548例是由于疾病自身原因引起的,占全部病例的77.073%,说明疾病本身病程长是导致住院时间超30天的主要因素。笔者对于疾病自身原因进一步追踪细化,其中病情复杂、病情危重394例,占63.69 %,符合该院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疑难杂症的定位。功能康复146例,占26.64%,术后恢复慢34例,占6.20%,再次说明明确区域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推动分级诊疗,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共有105例,占14.77%,如心脏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多发伤术后并发出血,化疗病人出现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等。此为负性事件,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而且易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声誉,是医疗管理的重点[7]。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对一些疑难病例、危重病例要提高警惕,加大专家力量的投入,快速安排会诊、检查,发挥团队协作诊疗精神。手术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监管,严格落实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准入制度,对于重大疑难手术、高龄危重患者及新开展的技术项目应规范、严格、逐级审批[8]。同时,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加强手卫生管理,规范术野消毒,并加强对重点部位感染的预防及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控,以减少术后感染或并发症的出现。科室还应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减少因长期卧床并发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和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其它合并症等。
慢病和社会因素也是引起住院时间超30天的两个重要原因。老年人患慢性病多,临终病人,部分公费医疗患者,以及家属过于依赖医院,不愿意转院等情况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这些情况医院处于被动地位,应不断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并取得病患家属的信任。在患者住院时,及时讲解患者住院治疗的目的和出院标准,当符合出院标准,积极劝导,让其尽快出院。还有一部分因工伤事故与付费方发生纠纷,不愿出院或等待纠纷处理后出院。此外,还有2例可能是患者付不起费用,或是在治疗过程中不满意治疗结果与医院发生纠纷。一方面,医院有责任加强医疗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医院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欠费现象,应进行合理的解决,找寻负责人,尽快安排出院,如不是医院的责任,医患双方除尽可能做好沟通外,应尽快进入司法鉴定程序,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
总之,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缩短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深化医院改革,加快内涵建设的突破口。加强对超长住院患者特别是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的监管,尤其因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患者的管理,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院效益和卫生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张继东,范关荣.从提高医院管理理念入手作好缩短平均住院日工作[J]. 中国医院,2008,12(10):63-64.
[2]吴晶.缩短平均住院日优化绩效管理[J].现代医院,2012,11(12):99-100.
[3]郭怡,陈莉,雅田柯,等.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统计分析[J].现代医院,2013,7(13):121-123.
[4]冯丹,刘建超.超长住院日影响因素的Logistie回归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4): 40-42.
[5]史明丽.我国纵向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7):28-32.
[6]李志,曹书杰.进一步完善社区双向转诊方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2009(2):79-80.
[7]韩晨光,程彬,孟祥涛.试析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切入点[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7):28-29.
[8]贺涛,张思兵.某院超长住院日现状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8):7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