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综合医学论文范文,综合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透视医学存在的问题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9-29
  • 阅读量36次
  • 评分0

1影像医师角色的定位与错位


以往,人们对于医学影像领域的关注集中在伦理道德层面的居多。热点话题包括影像医师的职业操守;选择检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患者隐私保护和知情权;辐射剂量的安全性等等。实际上,在医疗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医学影像医师的定位。影像医师实际承担了临床医师的部分职能,多数三级医院放射科均已设置了介入治疗病房和护理单元;但在体制和管理上,绝大多数医院,依然将医学影像纳入医疗技术部门。名不正则言不顺,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放射科开展已有多年,这项技术对于肺内实质或间质性病变的确诊价值极大。但影像医师为此要面对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比如,术前的麻醉药品获得使用;当术中发生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作为影像科医师身份,能不能制定紧急处置方案?能不能下抢救药品使用医嘱?再比如,当增强扫描中,发生碘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启动抢救预案,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临床科室人员参与抢救。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执行中,在抢救人员未到场的这段时间,影像医师进行急救措施的权限是什么?其行为有没有超越执业内容而失去合法性?目前在很多医院的业务管理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从而给患者和术者均带来了不必要的诊疗风险和医患纠纷的隐患。对此,有人提出,应参考临床专业在这一问题解决上的成功经验。将影像医师的影像诊断资质,有创操作资质与治疗处置资质区别化管理;心内科医师,从事心脏介入治疗需要专门的认证,影像医师从事有创性诊疗活动,也可以给予专门的认证,并且与医院等级管理相结合,建立更为严格的专业资质审查与准入制度。影像医师所提供的诊断意见,临床医师有甄别的权利,也有不予采纳或提出质疑的选项,这种防火墙式的安排十分必要,它清晰界定了两者在诊疗环节中的权力和责任。因此,任何对影像医师临床化管理持有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同样,如果对现代医学影像临床属性认识不足,就不能有效调动影像医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激发影像医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现代化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发挥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消极后果。医学影像与临床间普遍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和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者在诊断流程间的“错位”。影像诊断区别于其他医疗技术诊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形成过程并不局限在影像分析本身,还要结合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种信息,最终形成诊断结论。它与临床诊断往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实际工作中,影像医师面临的,往往只有一张不够详实的申请单,临床信息的收集十分困难;临床医师拿到的,也只有一纸诊断结论和经过处理、取舍后的图像胶片,影像资料的阅读不够全面。其实,高度专科化的临床医师,往往认为原始的影像信息更有价值。笔者所在医院的许多心内科医师,会经常来到放射科,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数据,自己动手进行重建和重组处理,完成介入手术前的准备。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并不复杂:将影像科的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临床科室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进行有限的开放和授权,以消除两者间在信息流上的障碍;将电子病历中影像诊断部分纳入到病历质量评价,从而使影像医师努力提高诊断的质量和诊断报告符合率;将手术,病理结果与出院诊断实时传输至PACS,帮助影像医师进行及时总结和持续性改进。


2影像诊断主体的越位和失位


质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去技术水平外,诊断工作者持有的工作理念尤为重要。影像诊断者肩上有双重的责任,一是对患者负责,二是对临床负责。两者必须兼顾。所谓越位,就是忽视了对临床的责任,表现为诊断中的主观性较大,过度凸显了影像诊断的作用;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轻易排除可能性稍小的诊断;或轻率得出了唯一性的诊断;甚至对临床诊断路径形成干扰和误导,并导致误诊发生。查阅影像诊断报告,诊断部分诸如“左肾透明细胞癌”,“右顶叶弥漫型胶质瘤(三级)”的“准病理式”用语比比皆是;描述部分类似“左上肺可见一肿块影”的“纯主观式”的词汇屡见不鲜。何为失位,就是漠视了对患者的责任,其认知尚停留在影像是辅助性诊断的观念,表现为自身不愿承受压力或过度规避风险,反映在诊断报告中往往莫衷一是,含糊其辞,内容空洞,推卸责任。将检出的一些有价值的征象简化处理。其结果是,延缓了诊疗流程,或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才有了超声报告建议做CT检查,CT报告建议做MRI检查,MRI报告请结合临床这样的情景模式在许多患者身上反复上演。从表面看,这两种现象反映了不同的极端,看似矛盾。实际上,二者本质上却没有什么不同。影像医师的工作态度与当前的行医环境恶劣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作为医院和科室管理者,应该给影像医师打造更为宽松的工作氛围,健康的学科文化。把握好技术失误与责任失误的尺度,引导青年医师既有认真、严谨、细致的责任感,又有大胆探索、科学求证、不断完善的进取心。在实际工作中,诊断的越位和失位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医师自身能力限制。影像医师欠缺系统的临床知识背景,需要在工作中加以学习和充实,影像征象辨识等基本功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强化。影像医学生从学校教育到入科后培训间缺乏有效衔接。新分配人员没有系统化专项基础训练,转科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有一部分还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层面。这一现象在基层医院犹为突出。上述问题的解决,除了持续岗位培训,规范绩效考核等手段外,现实的措施是要落实双签字制度,对夜间或急诊报告的再审核制度。加强对低年资医师报告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医疗单位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3诊断与技术的移位与换位


区别于传统放射学的重要变化,就是强调从对患者的准备,到图像的采集、重建、重组处理,直至传输、打印各个环节均要与诊断工作有效结合。由于多数情况下,图像的价值既取决于质量控制指标,同时还必需符合诊断的需要。这就要求诊断工作必须尽早介入,全程参与。因此,技术与诊断在实际工作中,也在不断发生着移位与换位。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诊断知识基础,诊断人员也应掌握设备运行原理和图像采集方法。流程中,两者之间的对接存在的任何缝隙都是产生问题的隐患。非但如此,还要求彼此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和穿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从工作流程上看,处于医学影像主体部分的诊断人员,其工作品质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上游技术人员的制约,形成了做什么样的图像就出什么的结果的局面。因为,影像中的新技术非常多,何时应用,怎么应用,技术人员确实很难把握。笔者前几天还碰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患者行颅脑MRI检查,发现右侧颞叶有一个环形强化病灶,这样的征象可以是脑脓肿,也可以是肿瘤囊性变。实际上,只要增加一个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序列就可以进行鉴别。但当进入诊断环节时,患者已离开多时。只能是再次预约,到第二天,才最终完成诊断。即便不考虑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检查成本,在这一段时间里,如果患者发生了意外,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现在很多三甲医院,由于检查流量过大,检查过程和患者停留时间都大大缩短,有些医院在MR检查时,为了节约上下检查床时间,甚至让下一位检查者,提前进入检查室,在高磁场与高噪声的环境中,目睹前一位患者检查,提前“候诊”。MRI检查中,基本上是扫描程式化、菜单化,欠缺个体性和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层医院和检查量较小的医院,由于普遍采用医师值机,这种现象反而很少见,医师值机就是在技师操作时,有医师实时指导和观察。只是近年来,这种好的工作模式没有得到重视和落实。实际上,这是强化医技配合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其他的举措还应包括:增加环节质量控制,医师或审核医师不仅要对报告质量提出评价,同时还要对图像质量进行考核,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要随时给予反馈。新版的PACS二线审核界面上,都增加了图片质量评价的选项。强化团队配合意识,对技术人员进行常态化诊断理论学习,对诊断人员增加技术培训。各种业务交流活动要统一安排,不能各自为阵。在可预见的未来,影像技术和影像诊断的融合应该是一种趋势,因为它符合医学影像发展的潮流,有利于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