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敏
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乙肝的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在该院收集的360例乙肝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DNA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并根据不同乙肝病毒标志模式情况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中HBsAg(+)、HBeAg(+)、HBcAb(+)组患者最多为101例,其次为HBsAg(+)、HBeAb(+)、HBcAb(+)70例,HBsAg(+)、HBcAb(+)43例;阳性率比较HBsAg(+)HBeAg(+)HBcAb(+)的阳性率最高为97.03%,其次为HBsAg(+)HBcAb(+)阳性率为88.37%和HBsAg(+)HBeAg(+)HBcAb(+)阳性率为78.57%、HBsAb(+)为42.42%、全阴性最低为16.67%。结论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对于乙肝病毒标志物各种模式均有检出率,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有明显关系,但是不同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检出率差异显著,说明单独使用乙肝病毒标志检测对疾病进行诊断准确性差,应用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全面掌握病毒的复制情况,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HBV-DNA;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4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193-02
[作者简介] 颜敏(1974-),女,四川成都人,大专,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分子生物。
[通讯作者] 瞿新(1971-),男,湖北十堰人,学士,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医学免疫检验。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乙肝病毒(HBV)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急慢性肝炎,还是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1],目前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危害生命安全[2]。现阶段对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掌握上不全面,临床症状及表现形式复杂,病情迁延导致患者出现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3],因此针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传染性分析,同时指导临床科学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常用方法,但是检测率相对较低对于病毒早期感染检测效率差[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起特异性高、灵敏性强,已经广泛用于病毒的检测,尤其是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能准确检测患者体内HBV感染的具体状态,同时能对HBV-DNA的检测进行量化对比[5],全面掌握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对于临床诊断和提供科学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通过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探讨HBV-DNA含量与各种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感染性及临床抗病毒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接受乙肝治疗的360例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64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39.86±1.0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所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并排除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的重叠感染的患者,空腹采集患者血清,分离后进行分装备用。
1.2 方法
仪器与设备: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试剂盒由达安基因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ELISA法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采用珠海丽珠有限公司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在美国ABI ViiATM7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测定,科华KHB ST-360型酶标仪、安图Iwo-960型洗板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操作,应用酶标仪对结果进行读数并记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取患者血清样本100 μL,加入100 μL DNA提取液,充分混合后用离心机12 000 rpm离心10 min,弃去上清后加入25 μL处理液,100 ℃水浴中预热10 min后再离心10 min,取2 μL上清液加入PCR管,应用PCR仪设定好正确程序进行检测,同时设置强阳性对照、弱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阳性标准品对照,反应结束后应用阳性梯度标准品的Ct值制作标准PCR荧光曲线,再依据样品的Ct值计算DNA的含量[6]。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7]。
2 结果
36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有9种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其中HBsAg(+)、HBeAg(+)、HBcAb(+)组患者最多为101例,其次为HBsAg(+)HBeAb(+)HBcAb(+)70例,HBsAg(+)、HBcAb(+)43例;阳性率比较HBsAg(+)HBeAg(+)HBcAb(+)的阳性率最高为97.03%,其次为HBsAg(+)HBcAb(+)阳性率为88.37%和HBsAg(+)HBeAg(+)HBcAb(+)阳性率为78.57%,全阴性阳性率最低为16.67%,最高阳性率与最低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P=0.0154,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随着乙型肝炎患者逐年增多及乙型肝炎病毒种类的不断变化,因此对于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及感染能力的全面掌握对于临床治疗意义重大[8],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是诊断HBV感染的免疫学方法,能全面反映病毒侵入后机体的变化,HBV-DNA测定则是病原学的检查范畴,能准确反映感染者的状态及病毒的感染类型和传染性强弱,是病毒复制的指标[9]。检测HBV-DVA含量可直接反应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水平,一项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标志物可直接反应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乙型病毒标志物呈多种模式,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呈现不同表现形式,导致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也会呈现不同结果。实时动态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通过患者血液中病毒感染数量进行准确判断的方法,是一种结合普通PCR高灵敏度、DNA杂交高特异性、光谱技术高精确定量的优点对病毒DNA复制全面掌握的重要方式。该研究探讨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乙肝大三阳即HBsAg(+)HBeAg(+)HBcAb(+)检出率高且病毒含量高,小三阳即且HBsAg(+)HBeAb(+)HBcAb(+)阳性率较低。这与施志龙、陈继梅在2011年研究结果一致[10],表明HBeAg存在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重要指标,患者血清中病毒拷贝数与HBeAg呈正相关。与相关文献报道[11]一致,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有明显相关性,但是不同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检出率差异显著。在大三阳患者检测HBV-DNA为阴性,分析原可能是治疗药物导致HBV-DNA无法正常复制,导致扩增物对应的乙肝病毒序列发生改变,患者体内的病毒被整合到肝脏细胞中,导致血液中无法检测病毒的存在,也可能是试剂的敏感性较差,在小三阳患者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大三阳患者,并且部分小三阳患者HBV-DNA的含量均较低,少部分患者血清中含量较高,此时病毒未停止复制,只是患者的病毒基因出现变异,仍然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因此临床上应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指标结合评价,全面掌握病毒感染复制情况并指导临床科学治疗,对于统计分析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提高预后疗效有着重要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沈哲式, 金仁顺, 朴东明, 等. 延边地区朝、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 14(13): 1323-1325.
[2] 孟庆华, 梁瑞彬, 刘德恭, 等.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14(4): 352-354.
[3] 吴小飞, 蒋道荣, 姚登福, 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 19(3): 218-220.
[4] 苏青, 邹艳玲, 范琳, 等. 定量与定性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方法学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7下旬刊): 329-330.
[5] 陈凤萍, 沈云峰, 吴瑶, 等. 33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40(5): 93-95.
[6] 汤立新.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7, 22(2): 141-142.
[7] 孙静, 陈曲渡, 张林林, 等. 乙肝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定量的分析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8): 750.
[8] 李远宁. PreS1Ag与HBV-DNA、乙肝病毒“两对半”的相关分析[J]. 中外医疗, 2013(33):176-177.
[9] 屈丹. 实时荧光PCR和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 2012(28): 170-171.
[10] 施志龙, 陈继梅. 154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M、HBV-DNA、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6): 966-968.
[11] 叶儒军, 魏威. 乙肝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23): 2932-2933.
(收稿日期:201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