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神经医学论文范文,神经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助产士精神压力源分析

  • 投稿虾说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021次
  • 评分4
  • 82
  • 0

李 燕 杨明晖 刘 军 陶艳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 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 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助产士精神压力源主要为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与护士期望有关、与病人有关和与工作-家庭矛盾有关的应激源等几方面。表现为助产士面对夜班急危重症多、工作量大;有职业暴露的危险; 害怕出现护理纠纷;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遭受社会偏见;面临护理人员的配置压力等方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助产;精神;卫生;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171-02

随着社会发展,卫生服务日趋专业分化,人员层次也趋向复杂,作为一种专业人员,面对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助产士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1-2]。长期处于高度精神工作压力下,会对护理人员产生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等不良影响,出现压力相关的疾病和问题[3-4],如高血压,疲溃,情感枯竭,社会角色冲突等;同时压力会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如工作表现的减少,卫生保健费用支出增加;对病人的影响,如病人满意度的降低,医疗事故率的增加发病率,死亡率的升高。从而影响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

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现在有相当多的研究关于护士压力的研究,研究还发展到了压力干预。过去20年间,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在深入研究了压力源后提出了从个人和组织方面通过三级干预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5-7] 。国内也有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8]、压力与离职意向[9]、压力与心理健康,压力与心身耗竭,压力对机体各器官损害等方面有研究[10]。张静平的关于压力源的研究显示工作科室,职称,工作性质,婚姻,地域不同的护士的压力和压力源有显著的差异[11]。在国内针对压力的干预研究数量尚少。所以对在不同岗位上的护士的压力和压力源的研究对进行干预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国内近年来相关助产士压力的文章发现, 助产士压力比其他科室护士大,并对助产士压力源进行了分析如下。

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

我国助产士工作范围在临产室,工作性质不同于病区的护士, 工作连续性强,应急性强,产妇何时住院、何时分娩的随意性强, 助产士随时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12]。助产过程中病人要求高,上台接生时不仅要全身用力保护会阴, 还必须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指导产妇正确的配合, 做到眼动、手动、嘴动,并且工作中长期面对产妇痛苦呻吟、喊叫等不良情绪刺激。以往研究提示在岗位的助产士的压力要比脱离助产士岗位的妇产科护士压力要高[14]。

此外,由于产房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接产过程中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左右,而助产士在缝合会阴过程中针刺伤率也高达80%,接产过程中接触体液、血液者达100%[24]。这些特殊性都给助产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2-14]。

同时产房中高频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手套中的滑石粉均会对皮肤及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等[15]。

2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但我国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为1:4000,其与国际水平的1:1000相去甚远[16] 。研究显示,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在年龄、产房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等级、学历方面不同而存在差异[17]。尤其在3级医院,危重孕产妇多,且分娩多集中夜间,晚夜班工作量大,医院实行弹性排班,助产士心理压力大。为了自我保护,护理书面工作多也造成了助产士压力大[18]。1级医院面向基层病人,病人围产保健意识差,就诊路途遥远,抢救设施和人力资源不足,转诊不便利都增加了1级医院助产士的压力。国家规定助产士与产床比为3~4:1, 但实际上普遍达不到此比例[19]。

另外,在工作中必须接触不同职业、学历、经济状况而造成对分娩有不同看法的产妇, 对病人的心理变化的掌控,心理护理要求高。此外,助产士晋升晋职考核多,新技术更新快,知识更新要求高[20] 。

3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

作为护士群体里的一员,助产士有角色冲突和晋升困难[21]。建国后中国的助产政策经历了独立的助产政策、停滞的助产政策和分化的助产政策三个阶段。助产士没有独立的专业职务和晋升系统,大都附在医疗及护理政策中,助产专业附属于护理学,技术工作与医疗有交叉[22]。1985年起, 助产士被归类为护士职务, 没有明确区分助产士和产科护士的职责范围,享受护士工资待遇[23]。助产士按照护士来晋升,从事护士工作,但跟产科医生的工作又很难分清界线。异常产程的判断、接产技术及部分外科缝合技术都必须掌握,然而助产士的工作成绩却时常不被病人及家属承认,待遇相对较低,甚至有时质疑助产士的职业能力[24]。助产士晋升机会少,社会地位低,付出得到不成正比,继续深造机会少,对助产士职业的未来不确定。

4与病人有关的应激源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在医疗环境紧张的大背景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例置》、《护士条例》的实施,助产士身系产妇胎儿两个生命安全,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尤其是在国家降低剖宫产率的情况下,护士需要严密观察产妇和胎儿宫内情况,但是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却未被病人及家属认同,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行为,病人不合作,及实施对病人会产生痛苦的操作等都给助产士带来巨大的压力[25]。

5与工作-家庭矛盾有关的应激源

助产士多为女性,工作和家庭压力很大。一方面,频繁的夜班影响工作生活节律,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对家人的照顾。尤其助产士下班时间不固定,加班多,弹性排班,她们因为无法照顾家人的正常生活起居而心存愧疚,身心疲惫和家庭利益的牺牲使她们产生厌倦感。另一方面,女性有对家庭的照顾的义务,家务劳动占据大量时间和精力,易影响女性业务水平的提高。

针对助产士的职业压力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

①国家应该通过法律和法规的方式,对医院床位/助产士比进行规范,合理安排上班时间,保障病人和助产士的身心健康。要按照助产士成长规律,为她们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夜班助产士的津贴,并设立助产士特殊津贴,体现出助产士的工作风险,提高职业认同感。在国内外,医院管理者都开始重视护士的情绪和感受,科学地帮助助产士应对压力,减少职业病。

②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全面性防护的管理理念。提高护士对针刺伤的自我防护,规范操作行为,纠正护士受伤后侥幸心理,建立健全针刺伤的登记、上报、观察管理制度。

③助产专业培训中加入人文心理疏导学习,为助产士具备强大的心理和知识储备因对复杂的工作环境。

④ 使助产专业与世界接轨,成为专科护士,得到社会、医生和病人的认同。

综上所述,助产士的在多方面存在压力,护理管理者和助产士自身,要意识到压力对工作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压力源的差异,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为进一步从管理和个人角度探讨助产士有效减压和维护身心健康的干预对策,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维护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闫育敏.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6):1627-1629.

[2] 蓝彩旋,钟玉旋,邱海花.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和减压探讨[J].现代护理,2011,8 (1):108-109.

[3] 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4] 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 2001,16 (11):700-702.

[5] Caulfield N, Chang D, Dollard MF, et al. A review of occupational stress interventions in Australia[J].Int J Stress Manage,2004(11):149-166.

[6] Aust B, Ducki A. Comprehensive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s at the workplace: experiences with health circles in German[J].J Occupl Health Psych,2004(9):258-270.

[7] Jordan J, Gurr E, Tinline G, et al. Beacons of Excellence in Stress Prevention: Research Report 133[M].London, U.K.:UK 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Books,2003:194.

[8] 余菊芬.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6.

[9] 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

[10] 寇正涌,李非非.应激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损害作用研究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12-14.

[11]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6年博士生论文.

[12] 蓝彩旋,钟玉旋,邱海花.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和减压探讨[J].现代护理,2011,8 (1),108-109.

[13] 林小玲, 全冬华, 黄小英, 等. 助产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7(3):316-317.

[14] 袁锦英.助产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9):1119-1120.

[15] 王海燕,苏宝华.助产士工作压力与排解措施[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7):112-113.

[16] 赖玲, 助产士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 (13):202.

[17] 谭嘉.助产士: 何时走出尴尬. [EB/OL]. [2006-12-01].http: / /www.chinanurse.com/2006 /12-1 /39635.htm.

[18] 刘萍,郭鸣, 赵戎蓉.产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25):2403-2404.

[19] 卓宜.基层医院助产士压力源和母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内蒙古中医药,2012(9):131-132.

[20] 林小玲, 全冬华, 黄小英,等.助产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3):316-317.

[21] 张建玲,孙传庆.助产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226):141-142.

[22] 葛月萍,何真,罗改凤. 助产士流失原因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7-8.

[23] 郭洪花,付伟.1949-2008年中国助产政策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09(4):298-302.

[24] 卫生部.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OL] . [2008-03-24 ].h ttp: / /192. 168. 209.247/cgib in/cgrs.cgi tmp l= cgrsm ainfrm. htm& Sess ionID = 47F4C0FA00& ServerCount=1&guest=1.

[25] 韩清波,冷玲丽,罗艳.综合性医院助产士生存质量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9(9):67-69.

(收稿日期:201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