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279次
  • 评分4
  • 62
  • 0

覃冠平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 目的 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其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结果与纤维瘤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得出临床上治疗方法与纤维瘤的比对。结果 经过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患者内分泌激素紊乱等因素,对其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和术后现象进行分析,证明该疾病的发生率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者体内分泌激素紊乱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与纤维瘤呈正相关(P<0.05)的结果。结论 从其临床结果上来看,诊断结果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来观测,对早期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应从根本上引起重视,因乳腺叶状肿瘤在临床上的的表现与纤维瘤酷似,必须在对其治疗上保持严谨的态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病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c)-0056-02

[作者简介] 覃冠平(1969.4- ),壮族,广西河池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病理学, 邮箱:119754982@QQ.com 。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发生于女性的一种罕见疾病,发生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占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3%[1],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误诊、漏诊率较高,且在治疗手段上缺乏科学规范和统一的指导方针[2]。现以该院2008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为例,对引发乳腺叶状肿瘤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对乳腺叶状肿瘤病患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从引发乳腺叶状肿瘤的原因及人群分析,进而为此疾病的早期预防、中期治疗和晚期术后辅助治疗,做统一的指导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20例都为女性,无男性,其中青春期月经初潮少女3例,已结婚生育17例(包括结婚生育后停止生育妇女和绝经期前后妇女)。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为最佳方法,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乳房组织为主。

1.2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该病常发于女性40~50岁之间,多为单侧乳房病变。病程较长,肿块体积较大,瘤体直径一般为1~16 cm,大者可达45 cm,多为突长质硬的囊肿块,表面皮肤常受累[3]。

1.3 研究方法

采用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其危险因素。其中研究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人群的生理特征等。因乳腺叶状肿瘤在临床上酷似纤维腺瘤,其在病理学上误诊率较高。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术(影像学检查)后观察法对其结果再次进行仔细的分析论证。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经过分析,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周期及发病者生理特征明显度等。通过影像学观察结果,为此方面研究的医者提供具体可供参详的资料。其中该疾病发生率和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病患者体内分泌激素紊乱与呈正相关关系,与纤维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过分析所得,为能够有效降低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发生率,必须根据上述引起发病的原因,进行有效控制。乳腺叶状肿瘤多发生于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多与女性内分泌激素紊乱有关。在Grabowski等人对加利福尼亚州的15年的752例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病患研究中,1年生存率为94%,10年生存率为87.4%,提高其生存质量,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4]。

影像学检查仪器观测:钼钯片显示多数肿瘤边缘光整、规则或呈分叶状,周边有“透明晕”,界限清,瘤内钙化非常少见[5]。B超显示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和侧方声影,内部呈中低回声,欠均匀,部分伴小片不规则无回声,后壁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病理诊断上大体特征[6]:肿瘤边界清楚,有部分或完整的包膜,切面灰白色、灰黄色,鱼肉状,有时可见裂隙,形成叶状结构。显微镜下特征观察可显现[7]: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纤维样间质细胞组成。①低度恶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或小灶的浸润性生长,间质细胞多,间质细胞的过度生长,间质细胞核的多形性“+”或“-”,核分裂象≤5~10个/10HP(AFIP≤3个/10HP)。有潜在的局部复发能力,但无转移。②高度恶性:浸润性边缘明显,超过50%,间质富于细胞,间质细胞的过度生长,间质细胞核中到重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5~10个/HP(AFIPP≥3个/10HP)。肿瘤内有坏死和异源的间质成分。除局部复发外,可有远处转移。

综上,乳腺叶状肿瘤比较罕见,病理形态表现各异,在确诊中的困难会延误病情。临床上对其做比较分析时,一般利用手术切除治疗良性肿瘤,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时,所有工作要做充分,以防术后复发转移。在对此病的治疗上,从临床、放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上做多方面的诊断和治疗诊断评析[8]。乳腺叶状肿瘤临床上有恶性倾向,要求手术对其切缘切除干净,并杜绝手术不当而导致的局部复发,在术前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对其作出明确的诊断。

从晏红等人[9]的研究诊断报告中得出,通过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得出的研究结论是:PT超声可见肿块呈分叶状形态,局部常可见分叶状结构,间质可见更为丰富的灶性细胞、呈区带状分布。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首选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纤维瘤的超声检查,可用于辅助鉴别。

PTS肿瘤,由其双层排列的上皮成分以及过度生长的间质成分组成,姜忠彩等人的研究证明:肿瘤的3个级别间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乳腺叶状肿瘤的低发病率,依靠组织学观察,根据肿瘤的密度、异型性及肿瘤边缘等的情况,将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进行区别治疗。余汉凤等人[1]的研究证实:在临床资料库的调查数据显示,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人群都是女性,年龄在33~51岁,平均年龄在42.6岁。病程一般较久,良性肿瘤在治疗时以局部肿块切除为主。交界性肿瘤在治疗时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术后效果显著,可不进行放化疗。

纤维瘤在临床上酷似乳腺叶状肿瘤,但经研究证实,纤维瘤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在临床表现上也为无痛性孤立肿块,因纤维瘤的治疗上多同乳腺叶状肿瘤一样大体行乳房组织切除手术,但纤维瘤多为良性,临床治疗上多易忽略其恶变的可能,常规的病理检查上容易对纤维瘤进行定论,但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定论,还需要更近一步的探究。二者在治疗方法上大不相同,同为乳腺病治疗史上的大敌。

利用超声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进行区分,能对这两种疾病进行术前鉴别诊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CD117有助于鉴别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再用冰冻病理检查对其进行术前确诊,在对其治疗上做好前期准备。

在对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中,一旦确诊为此类病变,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余汉凤,周睿,王大翠.乳腺叶状肿瘤6例病理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3):166.

[2]董晓燕,薛晓红,王萍,等.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5):354-397.

[3] 张玉文.乳腺叶状肿瘤27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6):96.

[4]姜忠彩,任玉嫄,周琦.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8(3):130-142.

[5] 刘敏丽,张生军,杨玲,等.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4):10-11.

[6] 赵黎明,陈光文,李迎春.乳腺叶状肿瘤21例的X射线检查与病理对照分析[J].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6):87-89.

[7] 刘岩.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7(12):124-126.

[8] 游珊珊,姜玉新,刘赫,等.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诊断[J].协和医学杂志,2010,1(1):66-71.

[9]晏虹,朱薇,张虹.1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超声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1(27):120-121.

[10]张剑辉,张欣,胡锐,等.乳腺叶状肿瘤42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2(5):948-949.

(收稿日期: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