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观察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93次
  • 评分4
  • 96
  • 0

毛丽君 苗积国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综合内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二磷胆碱7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研究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采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31和78.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为7.83和61.3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更大,治疗后评分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的治疗有效率。结论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94-02

[作者简介] 毛丽君(1977-),女,山东平度人,本科,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血液流通受阻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临床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对于减轻缺血性继发性损伤、降低脑梗塞的致残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目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于受损的神经组织细胞的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该研究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治疗急性脑梗塞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13例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59.93±1.02)岁,发病时间为2~27h,平均发病时间为(5.01±0.12)h,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7~82岁,平均年龄为(60.31±1.11)岁,发病时间为1~20h,平均发病时间为(4.71±0.21)h。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扫描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患者,排除出血性脑梗死和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癌症等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无严重全身并发症、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倾向,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溶栓、抗凝、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治疗[2],在该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二磷胆碱7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研究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4d,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疗效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判定两组药物疗效[3]。

疗效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内[4]。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表示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5]。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更大评分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基本痊愈24/80.00%、显效2/6.67%、有效2/6.67%、无效2/6.67%,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基本痊愈19/63.33%、显效3/10.00%、有效1/3.33%、无效7/23.33%,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目前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引起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给患者自身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临床有效治疗对于降低急性脑梗塞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属负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6]。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式主要有通过有效溶栓来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量以及通过药物保护缺血脑组织,避免或减轻血液灌注对脑组织损害,溶栓治疗应用范围小且疗效不显著,通过神经保护剂等药物适合大多数患者,且应用前景广泛[7]。神经节苷脂是富含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在神经发生、生长及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能促进神经再生、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的形成,改善神经传导等多种作用[8]。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从猪脑中提取而获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有恢复作用的神经节苷脂,药物对神经组织有较强亲和力,能透过血脑屏障并嵌入神经细胞膜中,达到修复神经细胞、促进神经重塑的作用[9],可以增强细胞膜钠离子、钾离子和ATP的活性,及时纠正离子失衡来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10],还能防止神经元凋亡起到减轻脑细胞水肿、改善脑组织缺血、增加能量代谢、有效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元功能恢复的作用[11],同时药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引起的生理学改变,在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同时拮抗神经毒性作用,从多发面保护神经功能。该研究通过探讨应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这与杜家杰在20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2],表明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该研究因临床数据有限,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等多方面的探讨还需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能显著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对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玉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49-50.

[2]周盛年,韩恩吉,赵庆胜,等.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11(24):880-883.

[3]张桂运,崔尧元,李秋平,等.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J].上海医学,2004,27(5):359-360.

[4]梁庆成,臧召霞,刘佩芳,等.神经节苷脂GM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神经保护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1):50-54.

[5]刘欣,孙俊岭,陈兆杰,等.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5):892-894.

[6]龙全铭,刘艳,刘次俊.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8-19.

[7]周蕾,周延安.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治疗脑损伤最小成本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5):372-373.

[8]孟庆莲,耿家贵.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1):19-21.

[9]王利群,周翠玲,张延霞,等.神经节昔脂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J].前卫医药杂志,2000,17(2):74-75.

[10]张红,肖波,马延斌,等.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外伤后大鼠行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3,11(3):302-304.

[11]史正瑞,丁纪兵.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9,8(10):581-583.

[12]杜家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0,17(21):54.

(收稿日期: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