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438300麻城市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朱七枝: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朱七枝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81
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是指24 h发生≥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危重症候群,简称电风暴[1]。绝大多数电风暴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还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电风暴发生后,病情变化快,临床死亡率高,抢救及时是成功的关键。2013年3月我科收治1例低钾血症致室性电风暴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0岁,主诉胸闷10余天,加重6 h,于2013年3月9日经门诊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6.5 ℃,P 85次/min,BP 140/90 mmHg,心音有力、律齐,上下肢无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一直服药治疗。患者入院后彩超示左心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遵医嘱对症治疗,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患者于3月10日7:30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叹息样呼吸,立即行心肺复苏,并予150 J电除颤1次,行气管插管。7:32心律转为快速心房颤动,意识恢复,BP 100/82 mmHg,并予以补充钾镁极化液、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胺碘酮等。7:43患者再发室性心动过速,再次除颤,心律又恢复心房颤动,如此反复共发生多次室性心动过速,除颤24次。9:20室性心动过速终止,9:30拔气管插管,复查心电图提示快速心房颤动,血钾2.2 mmol/L,给予对症治疗。抢救过程中及时除颤,严密观察病情及心电图、电解质,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经过17 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于3月25日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
2护理
2.1心肺复苏术患者突发室性心动过速,护士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立即实施复苏术,是成功抢救患者的保证。心脏骤停10 min内未行心肺复苏,神经功能极少能恢复到发病前水平。因此,必须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恢复循环,保证全身血液供应,同时行气囊呼吸,为气管插管赢得时间。
2.2电击除颤电除颤是抢救电风暴成功的关键,是任何药物都不可取代的。因此,选择正确的能量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是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的技术。本例患者使用的是双向波低能量电复律,除颤时电极板应与患者皮肤紧密结合,涂导电膏。本病例患者多次除颤皮肤无灼伤。
2.3患者的安置电风暴的患者在相关诱因下易再次发生室速、室颤和电风暴。为了及时发现病情,赢得抢救时间,患者安排在CCU或ICU病房,便于病情观察和抢救。
2.4用药的护理
2.4.1活性药物的应用患者抢救时间长,应用多种活血管药物,建立2~3条静脉通路,最好选用留置针,以随时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应用微量泵输液,确保药物浓度的恒定和准确。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心率、心律变化及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如胺碘酮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利多卡因可引起头晕,剂量大可致呼吸抑制等。
2.4.2正确补钾低钾血症是导致室性电风暴的主要因素。采取外周静脉补钾时以葡萄糖溶液配制,并在溶液中加入硫酸镁,可明显减轻输液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每日补钾量在7.5~15 g,每小时不超过1 g[2]。
2.5急救设备的准备急救设备是抢救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抢救的成功率,定期做好心电监护及除颤性能检测,检查除颤仪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准备好心肺复苏设备包括吸引器、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囊及急救药品。平时反复强化训练做到熟练、准确、安全使用除颤仪。
2.6心理护理患者多次除颤,必然造成恐惧、焦虑、情绪波动等,致使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发生电风暴的促发因素,亦称为交感风暴[1]。因此,心理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病情多为突发,思想压力大,应给予心理安慰,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务人员工作应紧张有序,避免忙乱带给患者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将监护仪的报警声尽量调低,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外界不良刺激。
3小结
在电风暴发作期,尽快进行电除颤和电复律是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措施,其中对于室颤、无脉型室速、极速型多形性室速等患者更为重要[1]。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准确及时判断出室速,行心外按压,果断有效地进行电除颤,操作者准确熟练、动作到位、分秒必争,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异常心电图的特点及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和用药特点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电风暴患者应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救治、及早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提高抢救成功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继,梁永才,何学志,等.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8):638-640.
[2]周立主编.危重症急救护理程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0.
(收稿日期:2013-09-06)
(本文编辑 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