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新冠疫苗接种中的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4-01
  • 阅读量90次
  • 评分0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新冠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8月本院500例接种新冠疫苗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接种后现场留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接种后现场留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冠疫苗接种人群实施无缝隙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和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 新冠疫苗接种 应用效果


免疫接种主要是指直接向人体或动物接种一种疫苗制剂,利用这一接种技术,可以获得对特定病原体或类似疫苗的免疫。可以看出,在疫苗接种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免疫系统实现对异物的有效识别,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抗体的筛选制造,这种方法可以产生针对病原体的抗体,很好地抵抗某种疾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免疫接种在保护人群免受新冠病毒危害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要确保接种的综合质量,做好接种护理工作,尽量避免医患纠纷。本研究探析了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新冠疫苗接种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8月本院500例接种新冠疫苗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男性129例,女性121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12±1.34)岁。观察组男性130例,女性120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12±1.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接种时,护士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接种前对接种者进行全面资料核查,确保接种者符合接种条件并知情同意。

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①接种前宣传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在接种前通过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和必要性,与此同时,要引导接种人群做好登记工作,便于医务人员及时对接种人群进行全面跟踪调查。②预防接种前期护理。到医院接种新冠疫苗时,护士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询问接种者的一般情况,符合接种条件后,指导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明确接种针剂的厂家及注射次数。③疫苗接种期间的护理。接种疫苗时,需要引导接种者注射时的姿势。一般第一针在左手臂,第二针在右手臂,护理人员需运用熟练的技术迅速完成注射工作,期间对于晕针等人群,需要采取安慰、轻松聊天等方式转移接种者注意力,达到减轻不良反应的效果。④疫苗接种后的护理。在接种疫苗后,发放30 min留观单据,引导其在观察室等候,评估接种后有无不良反应,以便尽早给予处理。此外,告知接种人群在接种后要注意是否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并及时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饮酒和熬夜,如果接种者接种疫苗回家后出现严重异常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0~10分,越低越好)、焦虑自评量表评分(0~100分,越低越好)、护理满意度及接种后现场留观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接种者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接种者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①P<0.05。

2.2 两组接种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接种者现场留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接种后现场留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12/250)低于对照组10.00%(25/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国际形势依然严峻,防止疫情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多家疫苗企业已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冠疫苗的研制,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有了新的防控手段。团体免疫是指接种一种传染病疫苗的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后,即使有一种或多种传染源进入社区人群,整个人群也能形成免疫屏障,将不会发生大规模疫情[1]。依据新冠肺炎的R0指数估计,47%~85%的人群需要有效感染或接种疫苗,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保护效果,而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实现群体免疫。所以,提高人口接种率,将成为尽快实现群体免疫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加速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是公众愿意接种疫苗的主要理由,跟随政府的号召是公众愿意接种疫苗的另一个重要理由。但也有部分人群对疫苗不愿接种或持观望态度,除自身原因外,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怀疑疫苗的有效性。

因此,在进行新冠疫苗接种之前,需要通过宣传,提高公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心,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发布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及时解答公众对疫苗的疑虑;官方媒体要科学、客观地报道疫苗信息,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平台也要积极宣传树立群体免疫的重要性,减少公众的焦虑情绪。另外,要使疫苗接种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就需要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无缝护理管理,可促使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得到全程的护理干预,使其明确疫苗接种的必要性,配合接种的每一个环节。疫苗接种过程中,对接种者各方面进行及时评估,可使接种工作更安全,达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效果[2,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接种后现场留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新冠疫苗接种人群实施无缝隙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芳.神经外科护士在新冠肺炎中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J].养生保健指南,2021(11):207.

[2] 玉铭,李怀英,覃启鲜,等.基层医院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管理实践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8):191-192.

[3]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0):1035-1059.

*通讯作者: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