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老年医学论文范文,老年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羟氯喹与秋水仙碱治疗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43次
  • 评分4
  • 59
  • 0

张冰毅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羟氯喹与秋水碱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比组均各为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之上采用羟氯喹进行治疗,对比组基于常规治疗之上予以秋水仙碱,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与对比组痛风急性发作次数、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较有显著减少(P<0.05),且血尿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1例产生不良反应,占3.1%,对比组12例产生不良反应,占3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羟氯喹与秋水仙碱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采用羟氯喹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其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均优于采用秋水仙碱治疗,可将其作为预防性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羟氯喹;秋水仙碱;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110-02

痛风主要分为两类,及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其属于晶体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或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统计显示[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变化,痛风已发展成临床常见病、多见病,对于老年痛风患者而言,其大部分均可发展成慢性痛风关节炎,其不仅病程长、迁延难愈且具有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了羟氯喹和秋水仙碱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的64例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中,研究组32例,其中有31例为男性患者,1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65~76岁,平均年龄为(67.9±4.5)岁,患者的病程为8~15年,平均病程为(10.2±2.8)年;对比组32例患者均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67~75岁,平均年龄为(68.2±4.0)岁,患者的病程为8~14年,平均病程为(11.0±3.2)年。64例患者全部与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所制定的痛风关节炎诊断标准及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所制定的关于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予以患者低热能与低嘌呤膳食,治疗期间禁酒,适当饮水,每日饮水量应>2000 mL,预防各种伴发疾病,并停止服用可对尿酸排泄造成影响的药物。如患者伴有轻度肾功能损害,则应对其高蛋白的摄入量进行限制,同时对于肾小球内高压进行控制,可予以血管紧张素2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患者尿液进行碱化,予以碳酸氢钠片口服,使用剂量为1.0g,3次/d。适当应用降尿酸药,对于肾功能正常,且24 h尿尿酸排泄量低于600 mg,即低于3.54 mmol/L的患者,可将其判定为尿酸排泄减少型,此时可应用促尿酸排泄药物,予以患者苯溴马隆片口服。每天服用50~100 mg;如患者伴有肾功能损害,且24h尿尿酸排血量不低于600 mg, 即不低于3.54 mmol/L的患者则为尿酸生成过多型,可应用尿酸生成抑制剂,予以别嘌呤醇片,每次使用剂量为0.1~0.2g,3次/d;如患者伴有痛风石形成,并且血尿酸不低于90 mg/L,即不低于535 umol/L,则可同时应用两类降尿酸药物,使用剂量与上述一致。降尿酸药物使用剂量可逐渐增加,即由小剂量增加至维持量,全部在患者急性痛风关节炎停止之后应用,通常应停止超过10 d。

研究组32例患者基于上述治疗之上予以羟氯喹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0.1g,使用次数为2次/d;对比组32例患者则基于常规治疗之上,予以秋水仙碱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0.5 mg,使用次数为2次/d。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观察期(12个月)均定期进行复查,对患者意外事件、关节炎发作及不适情况等进行记录,定期做外周血细胞、肝肾功能及血尿酸水平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次数、血尿酸浓度及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和计量资料对比分别采用χ2和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患者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情况上看,研究组与对比组相较前者发作次数明显较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与对比组观察期12个月的发作次数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从患者血尿酸浓度变化情况上看,研究组与对比组观察期治疗前的血尿酸浓度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3个月的血尿酸浓度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从患者(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皮疹及纳差等)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而导致终止观察的情况上看,研究组不适表现发生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3。

3讨论

慢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治疗通常以控制高嘌呤饮食、碱化尿液、合理应用降尿酸药物及防治伴发症为主。如痛风患者未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可导致痛风反复发作,引起关节炎急性发作及尿酸性肾病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4-5]。羟氯喹属于4-氨基喹诺酮类抗疟药物,其疗效可靠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显示,痛风与肾脏病机代谢综合征等均具有密切相关性,而羟氯喹可使代谢病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血清尿酸等得到改善。本组研究中,对研究组采用了羟氯喹治疗,对比组采用了秋水碱治疗,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尿酸浓度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较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次数和血尿酸浓度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羟氯喹与秋水碱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与相关报道相符合[6]。秋水仙碱对患者尿酸盐生成、排泄与溶解均不造成影响,由于应激反应,尿酸可在内源性激素的作用之下,至患者尿液中排出。

秋水仙碱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其临床疗效显著,但较易产生消化道反应,可能造成肝肾功能受损,进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顾忌。特别是对于老年痛风患者而言,其产生毒副作用的几率将大幅度增加,患者经长时间服用秋水仙碱,可导致其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几率增加。羟氯喹则属于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报道显示,采用羟氯喹治疗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羟氯喹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1%,2例患者出现不适表现,且经对症治疗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消失;对比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37.5%,且有10例患者产生不适表现,两组不良反应及不适表现发生率相较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说明与秋水仙碱治疗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相较,采用羟氯喹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度更高,具有较高安全性。分析原因认为其可能与羟氯喹所具有的特异的抑制溶酶体释放、抑制吞噬细胞趋化及吞噬功能具有相关性。经使用羟氯喹进行治疗,可经调节免疫系统及抗炎等机制,获得良好的抗风湿作用[8]。综上所述,小剂量应用羟氯喹与秋水仙碱治疗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均为有效,但羟氯喹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其作为慢性痛风关节炎的预防用药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付军霞,侯晓强,王琴,等.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76-177.

[2] 青玉凤,刘晶,周京国,等.原发性痛风患者326例血尿酸、胱抑素 C和脂代谢特点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804-2808.

[3] 黄移生,陈敏.电针围刺结合丹七止痛膏外敷治疗原发性痛风5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4(5):55-56.

[4] 肖培德.中医辨证治疗58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4):451-452.

[5] 戚建弘.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16.

[6] 于国刚,毕连红,郝文智,等.四妙百合萆薢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378.

[7] 吉日木图,杨雪林,马福才,等.痛风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4,35(1):69-73.

[8] 彭毛才旦.藏医坐棱疗法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3):32.

(收稿日期: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