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98例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与B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给予A组患者综合护理,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护理满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精神健康评分。结果 A组护理满意评分(91.26±1.51)分,高于B组的(72.39±1.57)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4%,低于B组的18.3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A组精神健康评分低于B组和同组护理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VAS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精神健康评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神经科、疼痛科及皮肤病等科室常见疾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1-3],侵袭神经末梢后引发疼痛[4-7]。患病后,患者局部可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灼痛、刺痛及跳痛,且疼痛部位、强度可根据患者年龄及疱疹部位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对其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8-11]。因此,有必要在治疗中辅以护理措施,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对其疗效做出提升[12-15]。本院将开展一项研究,来分析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带状疱疹诊疗指南》[16-17]中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疾病诊断标准。(2)均存在胸背部、四肢、腰腹部等不同程度神经疼痛。(3)自愿参与研究开展。(4)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肾、肺等器官疾病。(2)合并精神系统疾病。(3)不同意或拒绝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摸球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共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24~82岁,平均(53.30±1.20)岁,病程1~6个月,平均(3.30±0.40)个月]与B组[共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23~83岁,平均(53.40±1.30)岁,病程1~6个月,平均(3.40±0.5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A组患者综合护理,该护理具体流程如下:未开展护理时,考虑到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患者因病易出现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故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与身心健康进行评估,并及时与其建立良好交互关系[18-22],开展深入交流,对患者内心想法及顾虑进行分析,针对其性格特点及负性心理开展相关心理疏导,并对后期的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对患者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分享治疗成功案例,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23-25],并使其对护理的结果充满信心;为患者营造良好生活休息环境,按照相关标准指导患者衣食住行;对裸露皮肤定时进行消毒和清理[26-27],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造成的刺激。饮食方面,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减少对胃肠道造成的负担;对患处皮肤实施清洁工作,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擦拭患处[28-29],部分皮损严重患者可采用红外线理疗或热敷3%硼酸。
B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指导,使患者能够在整洁干净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及护理,指导患者按照医嘱进行给药;对于皮损部位应定期进行清洁[30-31],避免抓挠等行为诱发感染风险;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患处皮肤产生的刺激。
1.3 研究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护理满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精神健康评分。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定临床护理满意度,卷面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应用NIHSS评分系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测,总分100分,低分越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小,反之越大[32-33]。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健康程度进行测评,总分450分,由无、很轻、中等、偏重及严重对应1~5级评分,评分项目:思维、生活习惯、感觉、意识、饮食睡眠、情感、人际关系、行为等,得分越低患者心理越健康[34-35]。
应用VVAASS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感,由护士发放给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表或标尺,让患者标记,护理人员进行评分记录和统计[36-37],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明显。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睡眠质量,总分21分,主要评测患者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等,得分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好。
1.4 数据处理
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评分对比
经护理后可知,A组护理满意评分(91.26±1.51)分,B组为(72.39±1.57)分;(t=60.639,P=0.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4%(1/49),B组为18.37%(9/49),其中A组配药差错1例;B组护患纠纷3例、配药差错2例、院内感染4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457,P<0.05)。
2.3 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A组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s)
2.4 护理前后精神健康评分对比
护理后,A组精神健康评分低于B组和同组护理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精神健康评分对比(分,±s)
3 讨论
带状疱疹在临床中是一种群集性疱疹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根后可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据临床资料[38-40]记载,带状疱疹病发作后可导致神经发育,并反映在皮肤表面,而内在病毒对神经产生的侵袭才是导致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
神经痛治疗、抗病毒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措施是目前临床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的治疗方法,通过缓解其症状及灭杀病毒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在实际治疗工作中,大多患者受疼痛感影响而出现负性心理及抗拒行为,影响临床治疗工作的实施[41-42]。有关治疗该病的常规护理一般是通过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及护理环境来提高护理质量,缓解其疼痛感,但经多年临床表现来看,该护理模式虽有一定效果,但从整体来看表现无法达到预期。综合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广泛采用的护理措施,通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效分配护理人员的职责,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拟定护理措施,从患者身心状态、治疗及生活等诸多方面为切入点,有效实施护理来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开展,以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采用综合护理的A组护理满意评分(91.26±1.51)分,高于B组的(72.39±1.57)分。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4%,低于B组的18.37%,A组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B组,以上所有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身心状态,减少不良事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忠人,王雪,李竹馨,等.特殊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3):548-550,553.
[2]朱海洋,吴芳,周玉兰.多维度协同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状况改善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6):898-900.
[3]蒋香玉,粟胜勇,母叶,等.调气法针刺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例[J].中国针灸,2021,41(1):65-66.
[4]刘楠楠.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131-132.
[5]宗敏茹,王研,于惠秋.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3):257-258.
[6]任俊荣,曹宁宁,张杉杉,等.补阳还五汤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析[J].天津中医药,2021,38(7):891-893.
[7]张晶.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评价[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2):244-245.
[8]李映雪.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5):45-47.
[9]张辰,郭姗姗,谢川,等.梅花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1,42(3):376-378,382.
[10]张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4):221,225.
[11]徐海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探讨[J].东方药膳,2021,(16):181.
[12]肖敏.针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4):39,42.
[13]赵珏,张悦敏.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194-1195.
[14]马秀芝,李忻红.仲景方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7):104-106.
[15]闫哲.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21(12):294-295.
[16]杨文举.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J].母婴世界,2020(25):110.
[17]刘晓菲,林佳玫.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探讨[J].糖尿病天地,2020(2):75.
[18]龚睿.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Meta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20.
[19]赵洋洋.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血浆β-内啡肽、P物质的影响及疗效观察[D].西宁:青海大学,2020.
[20]姜睿.皮内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21]樊泽伟,陈贞祥,张红.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致全身震颤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8):3077,3107.
[22]张庚,曹艳超,李娜娜,等.比较综合治疗对不同年龄段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健康必读,2021(4):45.
[23]李霞,冀秀玲.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7):97-98.
[24]吕绍映.穴位贴敷联合微波治疗仪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1(14):23.
[25]张庚.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饮食保健,2021(12):35.
[26]夏智谦,刘婷婷,曾义.复方倍他米松疼痛区域皮内注射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J].家有孕宝,2021,3(20):179.
[27]廖婉君,王先艳,蒲小林.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元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东方药膳,2021(12):53.
[28]杨静媛.清热止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拔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健康必读,2021(21):182.
[29]马露.综合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160.
[30]杨璇.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1(3):272.
[31]薛兰霞,吴川丽,陈光裕,等.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9):1063-1065.
[32]张红秋.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探讨[J].科学养生,2021,24(4):171.
[33]吴婷,项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11):291.
[34]王榕,芦建峰.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3):314-315.
[35]邢肖玥.穴位按摩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频率、疼痛程度及睡眠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1):66,62.
[36]杨君红.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的作用分析[J].新疆医学,2021,51(3):349-351.
[37]王俊英.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206-207.
[38]刘祎頠.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1(20):157.
[39]乔阳.综合性护理干预实施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8):221.
[40]孙启英.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阈值、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2):2176-2179.
[41]杨颖.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4):71,73.
[42]刘静娜,曹桂娴.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4):56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