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钥
山东省蒙阴县妇幼保健院,山东临沂 276200
[摘要] 目的 探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36.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144-02
[作者简介] 孟钥(1974-),女,山东平邑,工作单位:蒙阴妇幼保健院,职称:主治医师,妇产科。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属于严重的产科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的不断推行,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研究表明,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无力,如不及时治疗,则要行全子宫切除术,使患者完全丧失生育能力,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使生活质量降低[3]。目前临床上可采用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结扎盆腔血管、宫腔纱条填塞及应用宫缩剂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我院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问题采用背带式缝合术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6.4±1.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1.4)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6.8±1.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1.2)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产次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选患者产后出血原因均为宫缩乏力,表现为胎盘胎膜娩出后子宫不收缩,子宫呈“软袋”状改变,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等脏器衰竭及严重内科疾病等。剖宫产指征包括产程延长或停滞、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巨大儿及重度子痫前期[4]。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及缩宫素、热盐水纱布垫压迫出血部位及子宫按摩,同时对出血部位行“8”字缝合,以传统术式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并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止血;观察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治疗方法为将托出子宫至腹腔,挤压宫体,观察出血情况,如加压出血减少,则表明行背带式缝合术成功率较大,以1号可吸收线从子宫切口下缘右侧中外1/3交界处,距切缘下2~3 cm处,由外向内垂直进针,贯透子宫下段全层行缝合处理;于下缘切口对应上缘切口处出针,将缝线拉至子宫底部右侧切口中外1/3交界处,于该处向子宫后折返至右侧骶骨韧带上方;于子宫下段切口处由右向左、由外向内斜向贯穿子宫全层,在对应左侧水平出针。以上述步骤缝合左部分,再于左侧下缘切口对应部位穿出。缓慢渐进性拉紧缝线两端并于子宫下段切口上方打结,使宫体纵向压缩状,连续贯穿缝合子宫切口,加缝出血部位1-2针防止出血。观察10 min,在确认子宫色泽转为红润,阴道出血停止的情况下关闭腹腔[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其中临床疗效判定如下:尿量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良好,出血基本停止或明显减少,阴道流血量30 mL/h及以下为显效;尿量基本正常,生命体征有一定程度波动,子宫收缩能力较好,出血量逐渐减少,阴道流血量介于30~50 mL/h之间为有效;无尿或尿量小于300 mL/h,生命体征有较大幅度波动,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阴道流血量大于50 mL/h为无效[7]。治疗有效率按(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时间分别为(60.3±12.3) min及(1.5±0.6) h,少于对照组的(81.5±16.4) min及(3.1±0.7) h,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842.5±86.1) mL,少于对照组的(1365.2±102.6) mL,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继发性出血3例,痛经6例,产褥感染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观察组出现痛经1例,产褥感染1例,5.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有效止血。研究表明,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胎盘滞留及软产道损伤等,其中宫缩乏力是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子宫肌纤维退行性病变、应用麻醉剂及镇静剂、子宫发育不完全及精神过度紧张等均能导致宫缩乏力[8]。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宫腔填塞纱布、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或宫腔内放置或舌下含服、出血部位“8”宇缝扎、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及子宫按摩等,上述治疗方法止血效果好,但止血所需时间较长。
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及易掌握的新型缝合技术,尤其适用于剖宫产后出现宫缩乏力,经缩宫素治疗及子宫按摩无效的患者。其止血基本原理为有效降低盆腔动脉压;通过局部加压提高血凝速度,促进血栓形成,进而止血;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壁弓状血管被挤压,从而减少子宫血流量;子宫肌层因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处于缺血状态,进而发生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窦,使血窦处于关闭状态而止血[9]。
背带式缝合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1-0可吸收线缝扎有韧性,结扎方便;手术控制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保留患者子宫,进而避免了生育能力受损;尽早应用可避免发生产后出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10]。本研究得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另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缩短产后出血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大出血的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原因为背带式缝合术可通过局部加压及机械性挤压增加凝血速度,促进血栓形成,通过不断挤压子宫壁弓状血管及促进血窦关闭而发挥止血作用。综上所述,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成功率高,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适用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3):68-71.
[2]Sheikh Lumaan,Najmi Nida,Khalid Umair,et al. Evaluation of compliance and outcomes of a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massiv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Pakistan[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011,11(12):28.
[3]欧阳瑜湘.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17-118.
[4]蒋红清,刘亚杰,刘海艳.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4(11):689-692.
[5]马先翠,陈维梅,刘金平,等.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6(2): 61-62.
[6]赵蔓.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591-592.
[7]沈宇芳,张小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6(10):84.
[8]陈晓珊.子宫背带式缝合方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 ):3378-3379.
[9]吕丽娜.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50-51.
[10]闫云娥,杜金莲.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528.
(收稿日期: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