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文
仙居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73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腕掌侧入路中压螺钉法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两种固定方法——腕舟骨近极向远极固定与远极向近极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 年5 月~2013 年4 月间笔者单位收治的60 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法治疗,其中研究A 组:30 例,采取腕舟骨近极向远极固定;研究B 组:30 例,采取腕舟骨远极向近极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结果:研究A 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均明显优于研究B 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法治疗由腕舟骨近极向远极进行固定较腕舟骨远极向近极固定法,该方法可全面保护腕舟骨血供,对促进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治疗骨折;临床疗效;内固定方式
腕舟骨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部位;但因其受伤早期较难诊断,且在未能得及时治疗后,也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甚至因近侧断端因血供不足而导致缺血性坏死[1]。笔者对本单位2012 年5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60 例腕舟骨骨折患者进行了不同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再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文中资料均源于2012 年5 月~2013 年4 月间笔者单位收治的60 例腕舟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7 例,女性23 例;年龄9~61 岁,平均年龄(29.7±2.1)岁。按Herbert-Fisher 骨折分型:B1 型14 例,B2型32 例,B3 型10 例,B4 型4 例。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析两组:研究A 组:30 例;研究B 组:30 例。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仰卧位;且均采用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法治疗。取腕掌侧入路,沿患者患腕桡侧腕屈肌腱桡侧缘作长50mm 弧形切口;该切口中心与桡骨茎突位置水平。先将患者桡侧腕屈肌腱向尺侧缓慢牵开后,再将桡动脉向桡侧牵开;将患者腕舟骨前面桡腕掌侧韧带、关节囊充分显露之后,再行纵向切开患者桡腕掌侧韧带及关节囊,背伸腕关节,将腕舟骨骨折端予以清晰显露。距近骨折端彻底清除骨折端间组织,仔细将骨折端复位,再将患者腕关节最大限度背伸。
(1)研究A 组:取直径为1.0mm 的克氏针自骨折近极向远极钻入,并将骨折端予以临时性固定。再自其腕舟骨近极顶点,临近舟月韧带沿舟骨轴置入长度适宜的加压螺钉后,再将克氏针拔除;轻柔活动患者腕关节,仔细检查骨折端稳定性后,将切口闭合。
(2)研究B 组:取直径为1.0mm 的克氏针自骨折远极向近极钻入,并将骨折端予以临时性固定。再自其舟骨结节部位沿舟骨轴置入长度适宜的加压螺钉后,再将克氏针拔除;轻柔活动患者腕关节,仔细检查骨折端稳定性后,将切口闭合。两组患者患手均予以石膏短托固定4周。4 周后去除石膏,进行患腕的适当康复锻炼。
1.3 评价指标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临床CT、X 线表现作为临床评价指标。采用Krimmer 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80 分;良好:66~80 分;一般:50~65分;差:<50 分。
1.4 统计学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 时,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12 个回访,研究A 组患者骨折愈合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优于研究B 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且研究A 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1.58±1.52)周明显优于研究B 组(15.83±1.81)周,具统计学意义(t=15.632,P<0.05)。
3 讨论
本组研究A 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均明显优于研究B 组(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采用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法治疗由腕舟骨近极向远极固定,可有效避免因显露舟骨结节以及在其上进行钻孔固定,进而降低了对患腕腕舟骨血供的影响,这对全面促进患者腕舟骨骨折的愈合时间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有极大地提升、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采用腕掌侧入路加压螺钉法治疗由腕舟骨近极向远极进行固定较腕舟骨远极向近极固定法,该方法可全面保护腕舟骨血供,对促进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洪海森, 郭林新, 洪加源. 经皮Herbert 螺钉治疗腕舟骨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2011,14(06):676-677.
[2] 李磊, 张基仁, 齐勇, 等. 不同类型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2):414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