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中西医结合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投稿刘嘉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62次
  • 评分4
  • 24
  • 0

麻桂凤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特点。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特点、微循环特点。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积分总积分(1.11±0.2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及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血小板黏附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均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P<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综合疗效显著,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水平优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紫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 R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137-02

该次研究在认识到单纯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不足的基础上,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强化治疗,并对比了单纯西医双嘧达莫、维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种疗法下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特点[1],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AP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依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AP标准诊断,80例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48岁,平均年龄(18.6±7.2)岁;病程1~16 d,平均病程(6.2±1.5)d。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47岁,平均年龄(17.8±7.2)岁;病程1~17 d,平均病程(6.4±0.8)d。

1.2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口服维生素C、双嘧达莫、维生素E及口服抗组胺药,静滴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西咪替丁[2];伴有关节疼痛重症患者加用吲哚美辛或雷公藤口服,必要时给予泼尼松口服;伴有胃肠道重症患者加用山茛菪碱;有肾脏损害的重症患者加用泼尼松口服。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自拟方:板蓝根12~33 g、紫草根9~22 g、生地12~23 g、白茅根13~19 g、丹参11~22 g、三七粉3~6 g、鸡血藤11~35 g、丹皮10~23 g,儿童剂量酌减,1剂/d,早晚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3]。

1.3评价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斑丘疹、瘀点、坏死等症状变化,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及重度标记为0分、1分、2分、3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指数≥90%即为显效,60%~89%之间为有效,<60%为无效[4]。

微循环检测:静卧30 min,坐位使用微循环诊断仪观测无名指,评估血管清晰情况、红细胞聚集、血管运动等。

血液流变学评价: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抗凝后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血小板黏附率[5]。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显效率52.5%,有效率92.5%;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显效率90.0%,有效率1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微循环变化

对照组治疗后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分别为(0.79±0.33)分、(0.69±0.16)分、(0.68±0.11)分,总积分(2.28±0.3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分别为(0.48±0.11)分、(0.36±0.18)分、(0.28±0.03)分,总积分(1.11±0.2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血液流变学特点

对照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及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血小板黏附率分别为(11.77±0.16)5S-1、(4.33±0.55)200S-1、(1.59±0.22)mpa.s、(45.96±1.59)%、(16.9±2.6)mm/h、(27.84±2.48)%,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及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血小板黏附率分别为(9.25±0.25)5S-1、(3.99±0.59)200S-1、(1.38±0.19)mpa.s、(43.09±5.16)%、(16.2±2.8)mm/h、(24.77±4.17)%,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均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讨论

3.1该次研究成果和发现

该次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强化治疗,并对比了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种疗法下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特点,有效率100%,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的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及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血小板黏附率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单纯西医常用维生素C、双嘧达莫、维生素E及抗组胺药等治疗,虽然可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并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该次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方中板蓝根清热、利咽,丹参扩张血管、活血化瘀,鸡血藤及三七均可解除血管痉挛、促进血管扩张、去除血瘀,丹皮、紫草根可凉血、清热[6]。

3.2AP相关研究对比

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AP)为临床常见的因白细胞碎裂引发的小血管炎症表现,可引发肾脏病变,病情反复。引发AP的因素很多,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是主要病因。西医临床多通过抗组胺、免疫抑制、避免接触过敏源的方式保护毛细血管、控制临床症状,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芦丁、钙剂、维生素等,但单纯依赖西医治疗有较大副作用、停药后病情易复发。中医理论认为AP主要因血热凝滞、经脉瘀阻、血流不畅导致血流向经脉外溢出、凝滞成斑而起,将AP归为“血证”、“斑毒”等范畴,治疗以健脾和胃、生化气血、扶正祛邪为主。

该次研究发现,AP患者治疗前红细胞积压、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标准,微循环检查还可见血管形态改变、血液流速减慢、血色暗红,治疗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7]。

3.3AP治疗展望

AP的临床治疗不应单纯依赖西医,而应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AP,在降低单纯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的同时,抗炎、调节身体机能、有效去除血瘀根源,避免停药病情复发,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8]。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潘铭,楚文瑛,王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136例[J].中医研究,2012,25(4):36-40.

[2]程国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24-1825.

[3]黄英举.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148.

[4]孙华娣.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63-364.

[5]刘开蕾,刘丽,朱玲玲,等.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及饮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114-115.

[6]杨榆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2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4):126-127.

[7]秦克力,李明子,曹雪丹,等.中西药联用治疗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3):23-24.

[8]穆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急性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44.

(收稿日期: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