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阑尾炎患者手术后施以抗生素联合黄藤通腑汤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施以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藤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BC、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的同时联合黄藤通腑汤治疗,患者康复速度更快,该联合干预方法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阑尾炎;抗生素;黄藤通腑汤;炎性指标;康复效果;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在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病,青壮年总体发病率最高。对全球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统计发现,发达国家的阑尾炎患者发病率较为稳定,工业化发展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阑尾炎发病率在7%以上[1]。阑尾炎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效率高,患者恢复速度快。但手术作为侵入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及微生物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出血及炎性病变[2]。临床术后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以达到抗感染的目的,避免患者发生炎性病变,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伴随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传统抗感染治疗方式耗时长,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康复要求。近几年,中医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阑尾炎术后使用黄藤通腑汤治疗效果显著,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单一西药抗感染治疗方法。本研究分析常规抗感染方法与新型抗感染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42.24±5.41)岁。观察组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43±5.7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满足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治疗标准。(2)术前在影像学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患者肝肾功能正常。(4)家属及患者均同意手术。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及血管疾病。(2)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施以常规抗生素治疗。使用头孢孟多(福安药业集团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05,规格:0.5 g/支)及奥硝唑氯化钠(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34,规格:0.9 g/瓶)治疗,将1 g头孢孟多、奥硝唑氯化钠与100 m L生理盐水融合,静脉滴注,每天滴注2次。
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藤通腑汤治疗。方剂中含有大黄12 g,连翘、木香、桃仁、牡丹皮各9 g,厚朴、神曲、炒莱菔子各10 g,大血藤、冬瓜子各20 g,每天1剂,煎成汁水400 m L,术后第1天开始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2)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出血、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TNF-α、IL-6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TNF-α、IL-6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常见的诊断方式是影像学诊断,常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常见表现是右下腹疼痛,患者常见发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主要是阑尾管腔堵塞及细菌感染导致,需及时诊断并治疗,早期手术切除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若延迟治疗,患者容易发生阑尾穿孔及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健康[3]。阑尾炎麻醉及术中器械损伤等刺激,可能导致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受到影响或者发生炎性病变,对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及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阑尾炎手术属于腹部手术,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开腹阑尾炎手术及腹腔镜阑尾炎手术,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快,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调查,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同,其中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较大。腹腔镜手术虽然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但依旧为创伤治疗方式。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有利于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对阑尾炎患者术后治疗已经给予足够的关注,常见的术后治疗方法是抗感染治疗,对手术创口进行包扎,定期换药,合理为患者注射抗生素,避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解决患者肠道问题,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在本研究中,针对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康复要求,通过西医及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使用黄藤通腑汤治疗,该药物有利于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其中,WBC及TNF-α、IL-6指标是常规反映炎性水平的指标,一旦阑尾病变,此类指标水平即升高,使白细胞增殖分化,通过自身吞噬反应产生抗体,将患者机体中的促炎性因子细胞消除,一旦患者病情加重,TNF-α会使T细胞产生促炎性因子细胞,IL-6水平也随之升高[4,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及TNF-α、IL-6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使用中药及抗生素治疗,有利于消除炎性反应,促进原始骨髓源生长及分化,保证细胞的裂解功能,及时消除炎性反应[6,7]。观察组增加的黄藤通腑汤,其主要成分是黄藤,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及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8,9],及时排出肠道中产生的炎性物质,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促炎性因子细胞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说明在中西医联合抗炎及抗感染治疗中,患者机体功能恢复速度加快[10,11,1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阑尾炎手术后,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当关注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联合黄藤通腑汤有利于提升患者总体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