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藻酸盐敷料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出血的效果观察

  • 投稿江湖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300次
  • 评分4
  • 44
  • 0

胡成文 杨玲

摘要目的:采用藻酸盐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PICC穿刺的10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穿刺后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对折2次覆盖在PICC穿刺点的针眼处,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对折2次置于穿刺点针眼处,同样用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粘贴固定,比较两组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不同时间点穿刺点渗血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敷料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无菌纱布止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藻酸盐敷料;穿刺点出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65

作者单位:230031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西区护理部

胡成文:女,硕士,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后使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作为患者提供住院和居家中长期静脉治疗的途径。由于该技术可避免频繁穿刺的痛苦、保存时间长、自由活动度高、患者容易坚持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危重患者抢救和肠外营养等[1]。随着置管患者的增多,穿刺点出血是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诱发感染,加重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传统做法是将纱布置于穿刺点止血,但渗血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渗血甚至长达7~14 d,并需频繁更换敷贴[2]。为此,探讨有效的止血方法已经成为护理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采用藻酸盐敷料对PICC穿刺点出血患者进行处理,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本院行PICC穿刺的10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57例。年龄13~89岁,平均(56.55±14.50)岁。消化道肿瘤53例,肺癌及胸腺肿瘤17例,乳腺癌10例,血液系统肿瘤13例,妇科肿瘤6例,其他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操作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 PICC导管(4Fr),按照无菌技术在患者的肘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以15°~30°角进针行静脉穿刺,进针动作轻柔,穿刺后对照组用1块5 cm×6 cm无菌纱布对折2次覆盖在PICC穿刺点的针眼处,再用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妥善粘贴固定;观察组患者在穿刺后用1块5 cm×5 cm藻酸盐敷料对折2次置于穿刺点针眼处,同样用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妥善粘贴固定。两组患者均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 h后放松绷带,24 h后撤除弹力绷带,两组患者均遵医嘱于1周内限制术侧肢体做剧烈运动、置管期间不提重物、协助观察渗血情况。

1.3观察指标透过敷贴观察穿刺点,记录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1,3,5,7 d穿刺点纱布浸血情况。根据PICC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和时间将PICC穿刺点渗血进行分级:24 h内敷料有少量渗血,为正常现象;浸血面积达1 cm×1 cm为轻度;浸血面积达2 cm×3 cm为中度;浸血面积≥3 cm×3 cm为重度[3]。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PICC穿刺点出血重在预防PICC虽具有创伤性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有效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机械损伤、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等现象[4]。但由于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各种反应、剧烈咳嗽时静脉压升高;穿刺侧肢体活动;化疗后血小板低于50×109/L;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肝癌及白血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穿刺后压迫方法不正确等,均可导致穿刺点渗血[5-7]。有资料表明PICC穿刺3 d内出血率达66%[8],穿刺点出血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但主要在1周内。因此,PICC穿刺点出血重在预防,在做好置管前评估、置管中动作轻准的基础上,置管后穿刺点的压迫和处理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第7天的出血率为7.54%,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

3.2藻酸盐敷料对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效果肯定海藻酸敷料因其85%天然藻酸盐纤维是从海藻中提炼的柔软无纺织纤维和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有促进肉芽生长、快速、大量、垂直吸收渗液并形成凝胶的特点,并可有效保护创面及周围正常皮肤,还可通过离子交换将不溶性藻酸钙变为可溶性藻酸钠,释放钙离子至伤口表面,钙离子的大量集结可加速创面止血[9]。藻酸盐敷料置于出血部位可吸收超过其质量许多倍的血液,血液进入藻酸盐敷料后,血小板迅速破裂,释放出血小板因子,促进血液凝固,吸收血液后的藻酸盐敷料膨胀成藻酸钠凝胶,在创面上形成柔软、潮湿的半固体物质屏障,固着于出血处而不易脱落,达到止血目的[10]。同时形成的藻酸钠凝胶半固体物质屏障可清洁创面,减少感染机会,并可防止痂皮形成,使创口接近生理状态的愈合环境,创面在湿润环境下可减少组织脱水及细胞死亡,加快血管再生,加速创口愈合[11-12]。本研究表明,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敷料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无菌纱布止血。

3.3重视患者和家属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是PICC置管护理的重要内容,应在置管前后、出院前后进行多次宣教,通过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及书面、口头指导,将其贯穿在护理的全过程。宣教内容应包括导管潜在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日常生活、肢体活动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和护理等,如发现PICC导管有回血、贴膜破损、穿刺点有渗血、渗液或局部有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尤其要加强对出院患者PICC置管维护的教育,减少穿刺点渗血[13]。应力求让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和指导的内容进行复述和回示,使其理解并能正确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导管护理质量。

4小结

藻酸盐敷料在防止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出血中的应用,既可减轻患者PICC置管局部出血的痛苦, 又能减少护士在更换敷贴时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操作方便、显效快、无毒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对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杨燕妮,程红缨,等.PICC专项技术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及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4):62-65.

[2]Kim HJ,Yun J,Kim KH,et al.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J Korean Med sci,2010,25(12):1748-1753.

[3]吴玉芬.内外交叉固定棉球应用于PICC加压止血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16):79-80.

[4]司旭艳,殷艳玲,郭新荣,等.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8):1569-1570.

[5]Gong P,Huang XE,Chen CY,et al.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with ultrasound guidance or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cancer patient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2012,13(5):1873-1875.

[6]申屠英琴,赵锐祎,陈春芳.27例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31-132.

[7]胡成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出血综合干预的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3,11(1A):77-79.

[8]蔡昌兰,黄叶莉,李琼,等.藻酸盐敷料用于预防微插管鞘技术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及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574-3575.

[9]徐蕾,袁理.藻酸盐敷料在PICC穿刺部位止血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1(17):2898.

[10]朱文芳,蔡慧,黄丹桂,等.藻酸盐敷料在PICC置管后止血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96.

[11]王清华,钟文菲,何盟.藻酸盐敷料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材料特征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533-535.

[12]郭洪霞,穆婷婷,李金艳.藻酸盐敷料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1):1040-1042.

[13]叶丽梅,刘红,陈丽.专项培训对PICC置管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B):1246-1247.

(收稿日期:2014-05-02)

(本文编辑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