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华 尹 敏 张丹芳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降低,舒适度及对急诊输液的满意度提高,焦虑及抑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重视输液前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急诊输液;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79
急诊输液护理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职责,由于患者人数多、病情种类多、病情严重且程度不一、疾病变化快、心态较急等,导致护理工作更繁琐,容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1]。因此,在急诊输液过程中更需要我们给予细致周到的优质护理服务[2]。我院总结急诊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改革,并将其应用到患者中,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急诊入院输液,无精神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无严重肝肾疾病,无严重心肺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休克,患者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将32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89例,女7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9岁,平均(43.43±9.21)岁;文化程度:小学32例,初中48例,高中41例,大专及以上39例;首次入我院进行急诊护理78例,既往在我院接受过急诊护理82例。试验组男86例,女7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8岁,平均(43.74±9.65)岁;文化程度:小学34例,初中46例,高中45例,大专及以上35例;首次入我院进行急诊护理74例,既往在我院接受过急诊护理8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输液的常规护理,护士主要护理工作是遵医嘱配药,开通静脉通路,并给予药物输注,观察患者在输液期间的病情变化。试验组患者使用改革后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1)输液前后进行健康教育。在急诊输液前后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输液前,护士要耐心讲解急诊输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护士主动与医师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后,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对身体的危害,并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和意义[3]。在健康教育中要做到细心、耐心,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接受程度,是否有皱眉或疑惑的表情,对有疑惑的地方要耐心地再次讲解。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哪些不了解、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并做好指导。在输液后健康教育中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如何进行自我护理。(2)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急诊室后大多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耐心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已经进入医院会有医护人员照顾,以消除其不良情绪。教会患者用深呼吸的方法放松,并提供一些治愈的病例,消除其顾虑。在输液期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患者感受到护士负责的态度,逐渐消除其不安情绪。(3)用药护理。在输液期间护士要重视用药护理,不是单纯地将药物输注就完成了护理工作。护士要对每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如恶心等),一旦发生要及时调整给药速度。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舒适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对急诊输液满意度。(1)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价其疾病不确定程度,该量表满分125分,得分越高其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越高,在患者输液完成后进行。(2)舒适度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从0~10分,患者自己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己在输液过程中的感受。(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发生率,评分在50分以上为有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发生率,评分在50分以上为有抑郁[4,5]。(4)满意度使用选项方法,患者输液完成后在满意、不满意中选择一项作为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 19.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3 讨 论
急诊输液护理中会有较多的问题,如患者人数多,护士对患者情况不了解,容易导致输液差错;健康教育不到位易导致输液速度不合理;输液过程中患者焦虑烦躁;药物输注期间的不良反应等。我院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方面提高了急诊输液护理效果,其中健康教育能够让护士主动去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供了自我护理方法,这样患者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健康指导。其次,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能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输液。而药物护理中,护士不但对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还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输液速度[6],可以更好地避免输液过程中引起的不适症状。通过改革后的护理,护士对患者有充分的了解,且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焦虑及抑郁发生率降低,舒适度提高,且患者对急诊输液的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重视输液前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慧娟,吴炜炜,刘佩吟,等.急诊输液流程改进的实践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72-674.
[2] 翁 玮.急诊输液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9-20.
[3] 沈红芳,陈彦敏,吴银芳.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强化疏导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6-7.
[4] 李素婷.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56-57.
[5] 姚荷英,沈 喜,王春燕.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64-66.
[6] 王爱丽.178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海南医学,2011,22(16):138-140.
(收稿日期:2013-12-09)
(本文编辑 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