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02次
  • 评分4
  • 12
  • 0

杜云真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94例急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急诊科常规监护与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监护与护理的同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理合格率、抢救物品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位12.8%,实验组仅为2.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更优,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改善急诊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消除护理风险因素,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69-02

[作者简介] 杜云真(1972-),女,河南开封,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护理。

护理风险事件表现出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水平等特征。而就急诊科而言,其本身承担了诸多重要职能,因此其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急诊科患者病情急而重,且呈现出多变、复杂的特点,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此外还有突发性事故致伤的患者,风险性极高,因此其医疗投诉以及纠纷事件发生率较其他科室更高[1]。所以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始终坚持将强化风险意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最终护理管理目标。基于此,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以为临床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急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8.8±2.4)岁;其中48例为车祸致伤,24例为殴打致伤,22例为意外坠跌致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心血管监测、营养支持护理以及酸碱与水电解质平衡纠正等常规监护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首先,护士长结合急诊室特点,并以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还应征得患者知情同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应针对意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完善,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②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药品的正确使用以及急救设备操作技巧等相关培训,定期进行工作心得与经验交流,并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加以总结,分析操作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及时修订并完善急救操作流程。此外,还应要求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各类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③护理文件记录。护理人员在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抢救治疗过程中应规范记录护理文件,确保其准确、及时以及客观性,特别应高度重视三无人员,留观病历应妥善存档,同时还应定期审查病例[2-3]。④抢救用药与仪器管理。应强化管理抢救用药以及抢救仪器,应做到专人专项管理,做好相应的清洁与保养工作,同时还应做好取、还登记,每天检查并清点仪器使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刻上报,及时排除障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理合格率、抢救物品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每周遵循急救药品管理标准检查急救药品完好情况;每月由护理部领导负责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抽检并评估急诊护理质量[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物品完好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更优,护理缺陷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合格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合格情况更优,护理合格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护理工作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表现出具体性、连续性、直接性以及动态性特征[5],同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者长时间接触,因此承担了更高的职业风险。当前,随着普法教育的逐步深入,民众法制观念逐步成型且维权意识也随之增强,而急诊科由于其特殊性而在各环节中都存在护理风险因素。所以改善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排除护理风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6]。

本次研究以94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消毒隔离、违规操作、基础护理水平、护理文书规范性评分为(99.24±1.36)、(0.84±0.22)、(95.82±4.14)、(97.50±3.3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87±2.09)、(3.66±0.31)、(85.83±5.01)、(90.24±3.18)分。提示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更优;此外,实验组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更优,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缺陷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报道[7]一致。提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探查其中薄弱环节并予以修正和完善,同时优化工作流程,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而在风险意识强化教育开展后,护理人员对于急诊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均能够自觉遵守,同时重视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推动护患关系的进一步融洽,从而在降低护理缺陷率的前提下有效规避了护理纠纷事件,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改善急诊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消除护理风险因素,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潘多,祝莹,陈水红,等.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流量变化规律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599-601.

[2]孙萍,李晓红,吴蓉,等.建立标准化转运流程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108-109.

[3]黄丽英,陆一鸣.急诊分诊在急诊科安全管理中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2):225-227.

[4]白雪玲,王元,江燕华,等.SHEL模式在手术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9):664-665.

[5]吴国庆,韦梅,夏敏,等.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682-684.

[6]孙琦,张梅.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85-86.

[7]邵凤娣,萧海怡,蓝芬芳,等.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08-109.

(收稿日期: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