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急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东莞市莞城医院收治的92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急诊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急诊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腹痛缓解起效时间、腹痛有效缓解时间、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起效时间、腹痛有效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1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间苯三酚治疗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内科急性腹痛;间苯三酚;山莨菪碱;安全性;
内科急性腹痛在临床十分常见,发病原因多为患者暴饮、暴食或者过量食用生冷食物等,发病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严重者会伴随痉挛性腹痛,疼痛难忍,对于部分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甚至会危及生命[1]。因此,患者进入急诊后必须及时对症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首要的治疗原则为快速解除痉挛,缓解疼痛,做好消炎治疗[2]。当前,临床针对内科急性腹痛的常规治疗方法为静脉滴注山莨菪碱,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有效缓解急性腹痛,但起效较慢[3]。间苯三酚也是一种解痉药物,无抗胆碱效应,起效较快,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间苯三酚在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急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东莞市莞城医院收治的92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6~75岁,平均(51.42±3.2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24 min,平均(11.32±1.22)min;急性肠炎18例,急性胃炎13例,消化道溃疡10例,肝胆胰腺疾病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7~76岁,平均(51.23±3.3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25 min,平均(11.37±1.23)min;急性肠炎20例,急性胃炎11例,消化道溃疡9例,肝胆胰腺疾病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断标准,出现痉挛性腹痛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2)患者入院时未应用其他药物治疗;(3)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有恶性肠胃疾病,如胃癌、肠癌、胃溃疡等;(2)患者对本研究使用的间苯三酚、山莨菪碱不耐受;(3)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患者合并精神疾病、语言表达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5)合并糖尿病者。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做急诊对症处理。对血常规检查提示存在细菌感染者,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伴恶心、呕吐者,给予维生素B6静脉滴注;伴发热者,若体温<38.5℃可应用物理降温,≥38.5℃者给予退热药治疗;伴腹泻、脱水症状者,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在急诊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生产厂家:杭州民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707)治疗,10 mg/次,1次/d,加入至100 m 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急诊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生产厂家:南京恒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766)治疗,120 mg/次,1次/d,加入100 m 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用药前后表现,依次记录腹痛缓解起效时间、腹痛有效缓解时间(治疗至腹痛评分下降1分的时间)。(2)观察两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1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满分10分,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疼痛程度与分数呈正相关关系[5]。(3)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面色潮红、头晕、心律失常、尿潴留及口干。
统计学方法: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腹痛缓解起效时间、腹痛有效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1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论
内科腹痛主要表现为钝痛,发病原因复杂,急性肠炎、急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肝胆胰腺疾病为其主要病因,同时具有发病急、病情多变等特点,诊疗难度较大[6]。若急性腹痛程度达到重度疼痛标准,必须即刻进行有效处理,若疼痛未经有效控制,可能会延迟愈合或发展为慢性疼痛,甚至危及患者生命[7]。
山莨菪碱是M胆碱受体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可降低血压,作用于胃肠道,能够有效扩张痉挛的外周血管,从而缓解消化道痉挛,同时也对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抑制作用[8]。相比于其他药物,山莨菪碱价格低廉,效果较好,临床使用十分广泛。但部分患者服药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胸闷、胸痛、呼吸急促等[9]。为避免上述不良反应,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间苯三酚作为非阿托品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胆道功能障碍等导致的急性痉挛疼痛的治疗中。间苯三酚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且因其无抗胆碱作用,可避免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心血管功能下降等抗胆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平滑肌功能[10]。分析其药代动力学,半衰期仅为15 min,能够在给药后快速代谢,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11]。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痛缓解起效时间、腹痛有效缓解时间均较短,说明间苯三酚能够快速起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而比较疼痛程度发现,治疗后30 min、1 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间苯三酚的解痉效果发挥得较快,因此加速了疼痛的缓解。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间苯三酚的不良反应较少,与其无抗胆碱作用、对中枢神经无影响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应用间苯三酚治疗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