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肿瘤医学论文范文,肿瘤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效果观察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07次
  • 评分4
  • 23
  • 0

沈 桢 石莹莹

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内科,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 目的 对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5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实施200 mg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稳定率分别为68.0%、16.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稳定率分别为20.0%、32.0%,其有效率与稳定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比治疗前低,但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比治疗前低,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FP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其症状有所好转;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研究表明,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胸腺肽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117-02

持续感染肝炎病毒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的主要表现,原发性肝癌和肝炎病毒感染存在很大关系,即肝炎病毒载量和原发性肝癌呈正相关性[1]。本研究选取5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其实施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患者,所选患者均与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相符合,其AFP均在400g/L以上,对所有患者实施CT确诊,患者肿瘤分期为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标准为存在乙肝病史,患者HBV-M(病毒指标)为HBeAg、HBsAg、抗HBC,DNA阳性。排除酒精肝、脂肪肝、丙型肝炎等肝病及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妊娠、转移性肝癌等。将所选取的50例患者以随机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中,有15例男性,10例男性,年龄为34~81岁,平均年龄为(59.2±1.2)岁,患者肿瘤分期:11名为Ⅱ期,14例为Ⅲ期;19例HbsAg阳性,6例HbsAg阴性。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男性,8例男性,年龄为39~74岁,平均年龄为(57.3±1.5)岁,患者肿瘤分期:10例为Ⅱ期, 15例为Ⅲ期;20例HbsAg阳性,5例HbsAg阴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所选药物为100 mg 5-氟尿嘧啶,8 mg丝裂霉素,80 mg顺铂,10 mL栓塞剂碘化油。对治疗组患者实施200 mg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1次/d,1个月/疗程,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病情休息5 d;并依照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核苷类药物,具体药物为0.1g拉米夫定或者10 mg阿德福韦酯,口服,1次/d。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保肝药物治疗,选取主要作用为活血软肝但没有抗癌作用的免疫制剂或者中草药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体征与症状变化进行观察,CT及B超检测患者肿瘤变化,通过放免法对患者AFP进行检测,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

1.4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患者瘤体缩小率在50%以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瘤体增大率在25%以内或者瘤体缩小率不超过5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稳定;患者瘤体增大率超过50%,且病情恶化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对比,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17例患者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68.0%,4例患者治疗稳定,所占比例为16.0%,4例患者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16.0%;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0.0%,8例患者治疗稳定,所占比例为32.0%,12例患者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48.0%。χ2=11.688,P=0.0006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稳定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AFP变化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比治疗前低,但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比治疗前低,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FP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其症状有所好转;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我国临床中,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比较常见与多发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由于肝癌而死亡的患者比例占全球肝癌死亡患者例数的38.6%,对人民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在国内外医学专家在近些年的共同努力下,诊断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水平得到创新性进展,其治疗手段也逐渐增多,现阶段,手术切除依旧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可根治部分肝癌患者。介入疗法被称为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案,并得到临床医学人士的认可,特别是可根治直径在2 cm以下的微小肿瘤。化疗、放疗、经皮酒精注射,虽然现阶段已居于各治疗措施之后,然而依旧为不同肝癌类型患者提供了良好治疗选择;治疗肝癌的最佳选择为肝移植,由于手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还能够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3]。然而,以上治疗方式均有其自身治疗禁忌,造成很多患者依旧无法找到最佳肝癌治疗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稳定率分别为68.0%、16.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稳定率分别为20.0%、32.0%,其有效率与稳定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临床探索结果显示,从对复制乙肝病毒的控制,从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开始治疗,以此避免患者肝癌恶化,以期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观察,已达到预期治疗目的[4]。因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实现DNA阴转、肝功能好转、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得到好转,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明显缩小了部分患者体内的肿瘤[5]。因此,本研究结果与相关临床探索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胸腺肽联合和苷类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胸腺肽的作用主要是有道前T淋巴细胞向有活性T淋巴细胞转变,并诱导T淋巴细胞进行各类T细胞的分化,对患者体液免疫产生一定影响,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双向调节患者免疫力[6]。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对HBV DNA活性形成一种抑制性作用,以此避免病毒复制,降低患者体内肝组织发生炎性反应,稳定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HbsAg原发性阳性肝癌发生率[7]。实践中发现因为提高免疫功能、抑制DNA、应用活血药物能够有效控制与缓解患者病情,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通过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①必须对继发性肝癌患者予以排除,积极鼓励患者与患者家属乐观、正面对待治疗,为治疗患者肝癌创建勇气与信心;②因为生物制剂必须对其生物活性予以考虑,所以,通常治疗时间比较长,并保证用药时间与药物剂量,对核苷类药物自身变异性予以时刻注意[8];③不断加强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后的电话、入户等随访调查,患者治疗后,应该对其进行3~5年的随访调查,以确定患者治疗后的实际生存期限。

综上所述,胸腺肽联合核苷类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肝炎病毒致原发性肝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晓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120-121.

[2] 刘德纯,袁鹏飞,陈彦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4):198-199.

[3] 黄青红.原发性肝癌治疗概述[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152-153.

[4] 尚克玲,吴玉环.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87-188.

[5] 郭素芳,张伟,卓昆.胸腺肽联合保肝类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2):187-188.

[6] Liaw YF .Preven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hepatitis B[J].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2005(11):120-121.

[7] 文倩,布力布力.拉米夫定联合国产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154-155.

[8] Bolukbas C,Bolukbas FF,Kendir T. The effectiveness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HBV precore mutations:a prospective[J].open-label study,2006(7):120-121.

(收稿日期:201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