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波1 李克颖2
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该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技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另外,实验组患者中胰岛素使用量为(35.2±6.8)U,患者血糖水平复常时间为(5.1±0.8)d,且该组患者住院总时间为(7.3±1.6)d。而对照组患者上述三指标值分别为(55.6±4.3)U、(8.6±0.4)d、(11.2±1.5)d。实验组中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中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常规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泵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胰岛素泵;糖尿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125-03
[作者简介] 徐靖波(1979-),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科医疗工作。
李克颖(1977-),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科医疗工作。
由于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微生物的感染及其毒素、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受到各种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多种致病因子的作用,而导致机体发生胰岛功能的减退和胰岛素的抵抗,最终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即为糖尿病[1],该疾病主要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其典型病理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如果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则容易并发眼、足、肾等多器官组织的病变和衰竭,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为了探讨分析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克科学的理论依据,该研究以该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技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68岁内,其平均年龄为(43.1±2.6)岁,糖尿病患病时间最长16年,最短1年,平均患病时间为(4.1±0.4)年。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5.5±1.6)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为(22.9±1.4)mmol/L。该组中1型糖尿病患者18例,2型糖尿病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9~67岁内,其平均年龄为(42.8±1.9)岁,糖尿病患病时间最长15年,最短0.8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8±0.7)年。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5.8±1.2)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为(23.2±1.7)mmol/L。该组中1型糖尿病患者17例,2型糖尿病患者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尿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即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注射门冬胰岛素,并在患者睡前给予其相关胰岛素进行注射,在患者三餐和睡前的血糖监测的实际值的基础上,对其胰岛素水平进行调整,保证治疗有效。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技术进行治疗,即使用韩国产胰岛素泵,刚开始给予剂量按照0.45 U/kg进行注射,缓慢进行皮下注射,其中基础输入量为全天用量的50%,其余50%在三餐前以追加注射的方式平均分配进行输入。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运动量以及饮食情况相对稳定。
1.2.2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如果患者尿糖和血糖水平均恢复至正常值,其中血糖值正常标准为,餐前血糖值在3.9~6.1 mmol/L之间,而餐后2 h血糖在3.9~7.8 mmol/L,且患者糖尿病症状和表现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血糖水平值检测显示超过正常值范围,但尿糖和血糖水平已经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同时患者糖尿病症状和表现已经基本消失;无效:患者糖尿病症状和表现仍然存在,而且其血糖水平检测值显示在8.0 mmol/L以上,尿糖水平检测值显示在(2+)以上。治疗总有效人数为治疗显效与治疗有效人数之和[3]。
1.3统计方法
该次全部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而百分比(%)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糖尿病控制效果
实验组中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32例,治疗有效人数为15例,总治疗有效人数为47例,该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25例,治疗有效人数为16例,总治疗有效人数为41例,该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2.0%。实验组患者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胰岛素实际使用量、患者血糖水平复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胰岛素使用量为(35.2±6.8)U,患者血糖水平复常时间为(5.1±0.8)d,且该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1.6)d。而对照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为(55.6±4.3)U,患者血糖水平复常时间为(8.6±0.4)d,且该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2±1.5)d。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水平复常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2例,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中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6例,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每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每年增加一千万左右,同时由该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人数也逐年增加,其并发症包括脑梗死、肾功能衰竭、失明、冠心病、截肢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出现与血糖水平的偏高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虽然强化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减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发展的速度,但是该治疗方式在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也会显著增加低血糖症状出现的可能,同时患者血糖的水平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治疗不稳定,从而引起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的现象,另外糖尿病患者治疗顺应性比较差,增加了治疗难度[5]。
作为最近几年来最新的一种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技术,胰岛素泵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人β细胞的分泌方式和进餐时胰岛素的快速分泌过程进行充分的模拟,从而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功能需要,使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能够快速的达到标准值,使其血糖水平能够24 h保持在正常水平,该治疗对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6]。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胰岛素泵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胰岛素吸收率的波动范围保持在2.8%以下,从而使得患者每天胰岛素的供给量能够保持良好的可重复性[7]。采用该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血糖水平达到正常值范围的时间,这是由于该方法可以调整胰岛素的基础输注率,主要是将每天的时间分为3个阶段,积极有效的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从而防止患者血糖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8-9]。在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另外,在实验组中,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为(35.2±6.8)U,其血糖水平复常时间为(5.1±0.8)d,同时该组患者住院总时间仅为(7.3±1.6)d。而对照组患者上述三指标值分别为(55.6±4.3)U、(8.6±0.4)d、(11.2±1.5)d。这些结果也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中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分别为4.0%和12.0%。
综上所述,相比较常规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泵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少,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夏景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6例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3):475-477.
[2] 陈彬,吕肖锋,焦秀敏,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两种胰岛素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4):1285.
[3] Sulmont V, Souchon PF, Gouillard Darnud C, et al. Metabolic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ho are younger than 6 years at diagnosis: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s afirst line treatment[J].J Pediatr,2010,157(1):103.
[4] 金鑫,敖金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28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11):643.
[5] Swibin BA, Gianchandani R, Saad MF, et al. Invivo cell function at the transition to early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Metabolism, 2011,44(6):757.
[6] 张美彪,杨水冰,杨井金,等.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1,8(23):87.
[7] Rabbone I, Scaramuzza A, Bobbio A, et al. Insulin pump therapy management in very young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using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J].Diabetes Technol Ther,2010,11(11):707.
[8] 韩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30):12.
[9]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 Research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2011(329):977-986.
(收稿日期:201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