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探讨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痉挛诊断中的应用

  • 投稿雪歌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692次
  • 评分4
  • 23
  • 0

刘 刚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后脑血管痉挛(CV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TCD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术后中、重度痉挛26例(43.33%),平均血流速度为(119.31±31.18)cm/s,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②观察组患者MCA的Vs、Vd及Vm分别为(183.15±34.18)、(93.25±22.54)、(127.88±15.31)cm/s,均大于对照组,严重痉挛患者的ICA峰值流速明显降低,(VMCA/ VICA)上升明显,提示有CVS的存在,而且痉挛的程度与脑缺血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要明显大于健康人员,在CVS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TCD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经颅多普勒(TCD);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CVS)

[中图分类号] R545.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159-02

脑血管痉挛(CVS)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诱发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临床中针对CVS的传统诊断方式以脑血管造影为主,但脑血管造影属有创检查,而且无法进行实时监测,应用局限性较大[2]。本文中将探讨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V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3~69岁,平均(53.24±4.43)岁;病程4~16d,平均(7.56±1.67)d;均经DSA或者CTA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系统[3]。排除动脉瘤位于后循环系统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9~68岁,平均(51.46±3.28)岁;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测设备本组研究采用500 M经颅多普勒检测仪(麦迪根,美国),探头选用2、4 MHz连续多普勒探头。

1.2.2检测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选择2MHz脉冲多普勒探头,检测深度46~60 cm,后用4 MHz连续多普勒探头经ICA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动态跟踪监测,记录最高峰值血流速度和最高平均流速,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1.3观察指标与标准

1.3.1 TCD检测项目与标准TCD检测项目: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MCA与ICA血流速度比值(VMCA/ VICA);诊断标准:①轻度痉挛:Vs 90~120 cm/s;②中度痉挛:Vm 120~150 cm/s:③重度痉挛:Vm>150 cm/s。另外,VMCA/ VICA>3也是CVS诊断的的重要指标[4]。

1.3.2改良Fisher分级0级:没有脑出血或只有轻微脑室内出血;1级:单纯性基底池出血;2级:周边脑池或侧裂池出血;3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实质内血肿;4级:基底池、周边脑池与侧裂池均出现血肿[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VS程度及脑血流变化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的CVS程度普遍较高,其中中、重度痉挛41例(68.33%);平均血流速度较低,为(81.38±15.95)cm/s。术后中、重度痉挛26例(43.33%);平均血流速度有所增加,为(119.31±31.18)cm/s,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MCA、ICA各项参数对比

MCA、ICA各项参数,见表1。

3讨论

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与致死率都相对较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痉挛的诊断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有:TCD可以保证颅骨穿透的无创性,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可以对于患者进行长期、反复、动态的临床监测。而且TCD技术可以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对CVS的发生进行准确预测,并帮助医生及时选择舒适的的治疗方案。

观察组术后中、重度痉挛病例与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另外,重度痉挛患者的ICA峰值流速明显降低,VMCA/ VICA上升明显,提示有CVS的存在,而且痉挛的程度与脑缺血程度呈正相关,这与马凤春[6]的报道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在TCD检查中,由于MCA的侧枝循环较少,MCA的血流速度对于CVS的诊断最为可靠,因此一般行对MCA进行检查;另外,大脑前动脉侧枝血流较为丰富,而大脑后动脉对痉挛不敏感,因此不能作为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要明显大于健康人员,在CVS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TCD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给予早期用药或手术治疗,以降低后遗症与死亡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春恒,张华.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3,4(4):12-13.

[2]李跃群,李继峰,陈德勤,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动态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1(2):11-13.

[3]张云鹤,刘清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23(2):21-22.

[4]常谦,刘俊,岑键昌.改良Fisher分级与破裂动脉瘤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7(4):183-185.

[5]赵江明,杨毅,丁稚鹰,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20):44-46.

[6]马凤春.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痉挛的应用价值[J].影像与介入,2011,6(16):119-121.

(收稿日期:201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