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东莞康华医院急诊科,广东东莞 523080
[摘要] 目的 探讨30例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该科诊断为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的患者,收集时间为2008年1月—2013年3月,共计30例,随机分为3组,单独使用B超单独检查,为B超组10例;单独使用腹部CT单独检查,为CT组10例,联合B超和腹部CT检查,为联合组10例。对3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手术、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B超组、CT组、联合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80%、100%,3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组、CT组、联合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分别为(9.7±2.4)h、(8.4±3.6)h、(4.2±2.7)h,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3±1.4)、(10.1±1.3)、(7.5±1.1)d,3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B超组与CT组单独比较,B超联合腹部CT治疗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准确率最高,为手术前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了最优的帮组,手术时间最短,住院时间最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025-03
[作者简介] 李涛(1980-),男,湖南永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危重医学。
闭合性腹部损伤是当前医学常见就诊原因[1]。第一时间判定有无内脏损伤是临床救治的最关键点,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尤其在闭合性腹部损伤变化快。辅助检查如B超、CT是临床医师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重要手段,其中以诊断性腹穿是诊断的“金指标”[2]。具有快捷、安全的特点,但灵敏度和特异度低。我们本次研究是探讨30例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探讨如何高效诊断与治疗腹部急性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该科诊断为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的患者,收集时间为2008年1月—2013年3月,共计3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单独使用B超单独检查,为B超组10例,平均年龄(55.2±27.9)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一组单独使用腹部CT单独检查,CT组,共计10例,年龄(56.6±20.5)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3组为联合B超和腹部CT检查,为联合组,共计10例,年龄(53.4±21.9)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3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患者急性损伤原因分布情况:有车祸伤18例,高处跌落伤8例,刀械斗殴伤4例。腹部脏器单一或复合伤分布情况:脾破裂8例,肝裂伤7例,胰损伤4例,十二指肠损伤7例,空回肠损伤8例,肠系膜动脉损伤10例,结肠损伤4例,肾挫裂伤4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2例,胸部外伤3例,四肢骨折1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评价指标
入选标准:①就诊时有腹部外伤史,诊断性腹部穿刺阴性的闭合性腹部损伤;②患者入院时已经有腹部 B超、腹部CT 资料的患者。排除指标:①诊断性腹穿有:血块、脓性液或分泌物的液体的患者;②患者拒绝治疗的闭合性腹部损伤。③腹部 B 超、CT 资料不完整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
1.3主要仪器B超
飞利浦hdi5000型sono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 4.0 MHz迈瑞 DC-6 彩色超声显示仪,频率 4.0 MHz。采用平卧位。实质性脏器诊断标准[3]:脏器不同程度增大变形,不规则紊乱回声区,早期为回声增强,血肿后为低回声区,明显裂伤为包膜回声中断。空腔脏器诊断标准:征象包括液性区位于肠袢之间,不规则液性区,肠蠕动异常,腹腔积液征,腹腔前区强反射,随体位变化。CT 机 Aquilion One/640及飞利浦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螺距 1.025:1,扫描视野 55 cm,矩阵321×321,螺旋时间 0.25 s,扫描厚度 0.125 mm,重建间距 0.028 mm。窗技术:显示气体用窗宽 700~800 HU、窗位0HU;其它用腹窗,窗宽 200~300 HU、窗位 25 HU。造影剂为优维显,剂量按 1.2 mL/kg计算,流速 3.0 mL/s。扫描范围:上至膈顶,下至右肾下极,部分病例视病情延至盆腔。实质性脏器诊断标[4]:有血肿,呈新月形,器官破裂、血肿呈裂隙状、低密度影;积血最常位于受损脏器周围,包膜下血肿表现为高密度。空腔脏器诊断标准:腹腔不明原因积液,或膈下游离气体。
1.4 统计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 对计数资采用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
2结果
2.1 三组诊断准确率对比
B超组、CT组及联合组在诊断准确率、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3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组、CT组、联合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分别为(9.7±2.4)、(8.4±3.6)、(4.2±2.7)h,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3±1.4)、(10.1±1.3)、(7.5±1.1)d,3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2 30例病人一般情况 患者急性损伤原因分布情况
有车祸伤18例,高处跌落伤8例,刀械斗殴伤4例。腹部脏器单一或复合伤分布情况:脾破裂8例,肝裂伤7例,胰损伤4例,十二指肠损伤7例,空回肠损伤8例,肠系膜动脉损伤10例,结肠损伤4例,肾挫裂伤4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2例,胸部外伤3例,四肢骨折1例。
3 讨论
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与B超组与CT组单独比较,B超联合腹部CT治疗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准确率最高,我们分析,B超在术前只能对大致方向定位,但是病情变化迅速,不能很好的把握检查时机,而CT能够准确的定位病灶,对于出血点的来源寻找明确,故两者结合为手术前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了最优的帮助,手术时间最短,住院时间最短。我们对B超和CT在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的临床价值分别探讨如下。
腹部B超[5]是最常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是非常高效的辅助检查。文献报道B 超::腹部闭合性损伤的B超临床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0.6%,92.4%,但是当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脏器时,应为腹部脏器损伤时多伴有胃肠道损伤,造成腹部有气体存在,造成B超的漏诊率、误诊率相对较高。即便初次B 超未发现腹腔有明确的脏器损伤,但也高度重视脏器较小的出血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如有手术指征,及时开腹。
腹部 CT 是除腹部B超外另一常用辅助检查,本研究提示 CT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准确性高于腹部B超,与研究文献报道一致[6]。但其也有缺点在于:①检查费较高,增加经济负担;②对于昏迷、活动障碍或高度呼吸困难的病人易形成伪影;③CT检查时间久,需搬动病人,对于有腹部出血病人较易加重病情。有研究[7-9]认为 CT 是胰腺损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胰腺损伤在 CT 影像特点为胰腺组织断裂或模糊形态不规则,可有血肿形成或者腹膜后积液甚至血肿形成,左侧肾前筋膜可增厚。肠壁增厚,连续性中断,腹腔不明原因积液,或发现膈肌下游离气体是胃肠道损伤在CT下常见的表现 。
联合腹部B超与CT ,可以结合B超的简便、高效又可以联合CT检查的清晰度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互补优势的作用[9-11]。因此在在闭合性腹部急性损伤的条件允许下,应联合B 超与 CT,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汪维生,黄洁夫,梁力建.腹部创伤的诊治进展 [J]广东医学,2012,1(22):14-15.
[2]郑泽霖.提高腹部损伤的诊断治疗水平[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9(5):385-386.
[3]Root HD.Abdominal trauma and diagnostic peritoneal lavage revisited [J].Am J Surg,2010,159(4):363-365.
[4]Christopher P. Michetti, M.D,et al. Physical Examination is a Poor Screening Test for Abdominal-Pelvic.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0(159):458.
[5]陈健民,朱志强.682 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救治结果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3,8(19):494.
[6]王全华.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腹部外科2014,1(2: 599-601.
[7]Prasad SV, Ballal M, Shivananda PG. Induction of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s in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ol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13,50(1):94-100.
[8]Chatzika K, Manika K, Kontou P,et al. Moxifloxacin pharmacokinetics and pleural fluid pene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4,58(3):1315-1319.
[9]Kuzman I, Bezlepko A, Kondova Topuzovska I,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xifloxacin in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CAPRIVI). [J].BMC Pulm Med,2014,14(1):105.
[10]SHI Ye-fu, Lv Yu-ming. Distribution of specime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change of drug resistance 2005-2010[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1,22(23):5393-5395.
[11]GAO Wei, GAO Jing, XING Li-hua, et al. Deescalation Therapy for Severe Nosocomial Pneumonia and Clinical Using of Teicoplanin[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0,20(7):998-1000.
(收稿日期: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