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以预见性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护理模式在急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9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9年所收治,均被确诊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以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命名,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本次报告的研究模式护理,以生活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为研究指标,根据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对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从实验数据来看,实验组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知本次研究疗法相比于传统疗法具有优越性。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相比于传统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此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急性期脑出血
作为一种危险性极高的临床病症,急性脑出血的患病原因往往与脑实质内的血管出现破裂有关,急性出血后脑内会出现血肿,周围组织会受到压迫,这就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从患病特点来说,急性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病情进展也是比较快的,现阶段此种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仍然是比较高的,患者的生命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1]。除了最为基本的药物治疗之外,给予患者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拿本次研究选取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来说,此种模式的针对性较强,充分考虑到了个性化问题,所设计的全身强化护理方案也是建立在临床医师所给病情指导的基础上的,包括血压有升高趋势及时降压、呼吸速率减弱立即为呼吸道清理等在内的各种措施组成了完善的护理体系。从理论角度上分析,询证理论是预见性护理的发展基础,然后医护人员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总结后根据护士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工作,对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4.51±3.17)岁。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符合各项临床诊断标准。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本次研究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生命体征护理:当患者入院治疗之后,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记录,特别要注意患者血压,要尽最大努力降低避免患者由于血压过高、过低而诱发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并发症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下。患者体温也需要得到实时监测,当患者体温超过38℃后应当进行物理降温,可选择使用冰袋对患者头颈部进行冷敷,此举可有效保护脑细胞、降低脑代谢与耗氧。通过对患者瞳孔进行观察可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在瞳孔增大且大小不一的情况下,如果患者还伴有血压升高、脉搏降低,甚至诱发呕吐,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降颅压脱水等。②呼吸道的护理:除每日基本的开窗通风外,医护人员还应当使用紫外线循环风对患者的房间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时间为1h。病房的桌面、地面都必须使用消毒水进行擦拭,如果陪护人员疑有呼吸道感染要及早调换。医护人员要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口腔细菌下延往往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经改良的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在提高湿化效应的同时还可减少降低患者血氧饱和度受影响的程度。雾化必须要安排专人守候,要防止患者的呼吸道因干燥的痰液经湿化膨胀而出现阻塞问题。③泌尿道护理: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多多喝水,要保证少量多次。指导患者掌握自行排尿的技巧,要叮嘱家属做好会阴部卫生清洁工作,情况严重的患者必须要使用导尿管,要严格保障无菌操作、引流通畅,尿道口护理,2次/d。④消化道护理:医护人员要在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的基础来制定日常饮食计划,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医护人员可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神志清楚且无吞咽困难、呛咳的患者可以选择流食、半流食,要鼓励患者多加饮水,要杜绝刺激性食物。⑤皮肤护理:皮肤护理要建立在针对患者皮肤情况、与其相关的各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要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处理。考虑到患者可能发生压疮的问题,医护人员可采用气垫床、护头软枕对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有效保护。要注意保持患者床单干燥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⑥肢体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障碍在脑出血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医护人员应当辅助患者进行有效锻炼,要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先从功能位做起,患者逐渐康复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主动训练。⑦心理护理:对于本次研究中的这一类极危重患者来说,他们随时面临着死亡危险,伴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但意识还较为清楚的患者情绪一般较为消极。医护人员要耐心地为患者解释其病情、康复的相关情况,要稳定患者情绪并尽量争取短时间内摆脱负面心理。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患者家属能够对病情有一个相对全面、正确的认识,可针对当前阶段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预后质量向他们讲解,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自信心,从而保证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报告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形式表示,进行c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发生便秘(2.3%)、尿路感染(2.2%)、肺部感染(0.0%)以及压疮(2.3%)的几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相对较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体精神、日常生活以及生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人民接触危险因素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临床中的脑出血发病率在逐渐升高,考虑到此疾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除了最为基本的药物在治疗之外,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具有一定帮助。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偏瘫、神志模糊等并发症,这些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拿本次研究选取的预见性护理来说,此种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此种护理模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病情变化,此举是为了尽最大努力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脑出血变化迅速,往往会发展为急性,死亡率是比较高的。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各项护理措施的标准时间表进行制定,时间表严格要求下系统化、规范化的病患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疾病管理质量、效率,患者的治疗时间也可得到节省,此举可大大减少患者遭受治疗疼痛的时长。从相关研究来看,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基本临床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单纯的临床治疗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对于神经科护士来说,他们所面对的工作可以说是高危、高风险,神经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往往十分迅速,病情也会比较危重,护理人员及时准确、高度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预见性思维对医护人员综合观察、分析、评价、多方面评估患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还要求医护人员按照提出问题、发现潜在并发症、制定防范措施的顺序开展工作[2]。预见性护理模式中的每一项干预措施都需要医疗团队共同制定,实施后要针对患者情况变化进行评估,必要情况下要对护理措施进行更改。预见性护理模式中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具有高度的针对性、预测性,护理工作的效率、医护人员的热情都会被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护理模式中的健康宣教可有效普及健康知识,医护人员、患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在临床护理路线正式实施之前,根据患者病情、疾病的治疗内容为患者做好准备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必须要敢于正视自己,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拿本次研究中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来说,此种模式对医护人员的预见性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医护人员能够按照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推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行动。虽然说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预见性护理干预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独立思考、钻研能力,护理工作也可以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提高预见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培养思维的前提在于意识的形成(具体来说,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认识到预见性思维在提高临床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经验积累是重要基础(医护人员可通过临床实践、相互交流对经验进行总结)、知识升华十分关键(医护人员将现有的实践经验转为优秀的思维能力后可提高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能力)[3]。从相关研究来看,预见性护理中所涉及到的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与并发症护理等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总的来说,本次研究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在数据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此种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1]田玉庭.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71-1673.
[2]辛宇波,张佳琦,付红.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5):93,96.
[3]于潇.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7):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