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吸痰枕干预中风患者对抗吸痰的效果观察

  • 投稿迎风
  • 更新时间2015-09-09
  • 阅读量467次
  • 评分4
  • 33
  • 0

蒋洁丽 马国珍

摘要目的:探讨吸痰枕干预中风患者对抗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中风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体位,试验组应用吸痰枕吸痰,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吸痰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插入呼吸道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痰枕干预对抗吸痰的中风患者,可实现安全的深部吸痰,减少气管损伤及切开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吸痰枕;对抗吸痰;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64

肺部感染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的关键是将肺内大量的分泌物清除,解除气道阻塞[1]。对于中风后咳嗽无力、抗拒吸痰的患者,如果仅采用浅部吸痰,难以将呼吸道分泌物彻底清除,久之可加重肺部感染,导致气管切开的严重后果。但是由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咳嗽反射减弱、体位不当等原因,在短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深部吸痰比较困难,且如果操作不当,还会使患者的痛苦增加,甚至由于吸痰操作而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通过使用吸痰枕对中风抗拒吸痰患者进行吸痰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中风后肺部感染咳痰无力、抗拒吸痰的患者90例,纳入标准:神志清醒,清理呼吸道无效,卧床6个月以上;有吸痰史,有抗拒吸痰的能力;住院10 d内,日吸痰次数大于3次;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5~78岁,平均(68.6±8.56)岁。试验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4~80岁,平均(67.4±8.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内科常规治疗。

1.2.1操作前准备开始操作前,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有无痰液及是否需要进行吸痰操作,当护士听诊患者肺部有痰鸣音、心率骤然增快、SpO2<90%即为吸痰适应证。吸痰前用未打开包装的吸痰管测量插入呼吸道的插管长度(从患者门齿到大气道痰鸣音明显处的距离)。吸痰操作由2名护士完成,一名护士负责摆放患者体位和观察SpO2,另一名护士进行吸痰操作并记录观察指标。

1.2.2吸痰方法

1.2.2.1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操作者一侧,连接吸痰管后,吸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将吸痰管插入口咽部,先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再取另一根吸痰管,插入一侧鼻腔吸净鼻腔气管内分泌物,吸痰时间每次小于15 s,如痰液较多,可再次进行吸引,但应间隔3~5 min。

1.2.2.2试验组采用吸痰枕协助吸痰(1)患者体位。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护士将吸痰枕置于患者肩下,胸骨角处为最高点;将患者头部充分后仰,压额抬下颌,使患者的头枕部部分进入吸痰枕的凹形槽内,将患者口腔至咽喉处解剖弧线拉直成为180°,将呼吸道彻底打开;护士轻柔、快速地将吸痰

管插入下气道后,另一名护士立即将吸痰枕取出,将床头摇高大于45°以上,开始进行深部吸痰。(2)吸痰操作。在吸气终末按压患者天突穴(位置在胸骨上窝),刺激咽喉引起患者咳嗽,同时将吸痰管送入至下气道。吸痰管进入下气道后向上360°旋转提拉吸痰管,进行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患者吸气时再次把吸痰管送至下气道,暂停吸痰3~5 min,暂停期间,将吸痰管和吸痰连接管分离,使患者能够自主呼吸。肺部听诊以判断痰鸣音是否减轻或消失,如分泌物多,需给予再次吸痰,但不能超过3次。

1.3观察指标(1)吸痰效果。显效:痰鸣音明显减少,SpO2>95%,心率恢复至上升前的水平;有效:痰鸣音略有减少,SpO2在90%~95%之间,心率无改变;无效:痰鸣音未减少,SpO2<90%,心率无改变[3]。(2)观察吸痰管一次插入成功及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3护理体会

3.1吸痰枕放置位置及患者体位要准确吸痰枕一定要放置在肩部,因为上呼吸道的生理长度约10~15 cm,对患者压额抬颌,使头部充分后仰,口腔、气道在一水平直线上,使会咽打开,气道声门暴露,吸痰管顺着气道的方向插入下呼吸道,呼吸道内分泌物被快速彻底的清除[4]。马国珍等[5]对40例脑血管后遗症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了放置口咽通气管、改变患者体位并使用吸痰枕的方法,吸痰效果显著。本次采用吸痰枕并对患者压额抬下颌,一次性插入下呼吸道成功43例,成功率达95.56%,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平卧位的对照组。提示采用吸痰枕和正确的患者体位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插管成功率。

3.2减少患者对抗吸痰使用吸痰枕时应注意减少患者抗拒吸痰,可采取如下措施:(1)吸痰操作前向患者详细说明吸痰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吸痰能够顺利的进行。(2)在吸气终末按压患者天突穴,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同时快速将吸痰管送入至下气道。(3)吸痰管轻轻刺激喉部数次,看到喉结向下移动时送入吸痰管。(4)选择口咽管的型号时按照宁大勿小的原则,这样才能接近会厌,向上提拉会厌充分打开气道。

3.3合理安排吸痰时间对于痰液量大、吸痰次数多、鼻饲的患者,在吸痰前可回抽胃内容物,如果胃内容物>50 ml以上,或者在鼻饲1 h之内者,需要吸痰时,可将床头摇高45°以上,进行浅部吸痰。

3.4掌握操作步骤,减少患者损伤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动作应轻柔、快速,吸引负压≤53.3 kPa,减少刺激性物理操作[6],防止气道黏膜损伤,诱发支气管痉挛。刚插入气管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SpO2下降的现象,这时护士不要急于将吸痰管拔出,当痰液吸出后,SpO2会迅速上升[3]。在一次的吸痰操作过程中,有时可能需要1~3次的吸引,所以,在第一次15 s吸引后,应快速把吸痰管退出喉部,避免反复深部吸痰,增加患者痛苦。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生气管黏膜损伤1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吸痰操作给试验组患者带来的创伤小。

4小结

由于某些中风患者意识清醒、抗拒吸痰,不停地扭动身体,难以将身体维持一个较理想的呼吸道通畅的体位,使吸痰效果不佳或者损伤患者呼吸道,引发多种并发症,这迫切要求吸痰技术持续改进,既要保证减轻患者痛苦又要确保护理安全。本次通过吸痰枕改变吸痰体位,统一了护士吸痰标准,使患者吸痰效果明显增加,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提升了护理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韦安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1):22-23.

[2]De Leyn P,Bedert L,Delcroix M,et al.Tracheotomy:clinical review and guideline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7,32(3):412-421.

[3]郭文娟,冯丽君.压额抬颈法打开气道在经鼻气管内吸痰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82-284.

[4]冯丽君.仰面抬颈法打开气道在经鼻气管内吸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4-6.

[5]马国珍,李冰,钟春,等.40例经口咽通气管行气道内深部吸痰体位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33-1234.

[6]吴玉霞.气管切开病人早期吸痰时机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7):182-183,185.

(收稿日期:2013-09-24)

(本文编辑 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