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静
武汉市武昌医院120急救站杨园分站,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 探索院前急救途中使用口咽通气管改善患者通气的效果。 方法 以该站2014年6—7月院前救治的呼衰、昏迷危重患者30例为观察组,进行口咽通气管并于吸痰、给氧对症治疗;以该站2013年9—10月既往院前救治的呼衰、昏迷危重患者30例为对照组,未使用口咽通气管,仅用常规吸氧、吸痰对症治疗。对比两组运送途中的疗效。 结果 应用口咽通气管的观察组患者提升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χ2=7.547,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能安全转送至院内救治。结论 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疗效明显,操作方便,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取了时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口咽通气管;院前急救;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087-02
抢救危重患者特别是呼衰、昏迷者,开放气道尤为关键。常用有气管插管,其在急救中开放气管早已肯定,但操作时现场救治环境复杂,及救护车内空间较小,操作上有一定困难。口咽通气管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方便,应用范围广,且操作成功率高,不易发生口腔粘膜损伤,故该科目前选用口咽通气管改善患者通气。对2014年6—7月在院前救治中的30例危重患者使用并与既往2013年9—10月未用口咽通气管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口咽能气管改善通气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2014年6—7月该院救治的30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30~80岁,平均年龄为60.5岁。肺部疾患伴呼衰10例;脑血管疾病7例;脑外伤4例;急性酒精中毒(有意识障碍伴呕吐)4例;抽搐2例;昏迷待查3例。对既往2013年9—10月30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40~82岁,平均年龄61.4岁。病种为肺部疾病11例;脑外伤2例;昏迷待查3例;脑血管疾病8例;糖尿病昏迷2例;酒精中毒4例。
1.2 材料与仪器
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型号8~11号,氧气瓶给氧,脚踏式吸痰器,吸氧管、吸痰管、压舌板、开口器,一般抢救药品如可拉明、洛贝林等备用,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
1.3 操作方法
1.3.1 观察组置管 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根据病人口唇至下颌角下缘长度(口外测量)选择适合型号。操作者左手托住患者头枕部,使头后仰,对意识障碍、牙关紧闭、抽搐、躁动者,用压舌板、开口器将牙关撬开,先以与舌背相反的方向插入口腔,至通气管接近舌根部时,再旋转180°至适当位置。再用左手拇指将口咽通气管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在插入时勿将舌体推向咽后部,以免加重气道阻塞,病人维持适当头后仰位。再用两条胶布固定口角旁。置管仅需数秒至2 min内。对照组患者需开放气道者用常规压舌板、开口器,未用特殊器械开放气道。
1.3.2 常规吸氧 有痰及异物吸痰,清理呼吸道及相应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救治原则为就近医院转送,乘车一般在8~20 min,不超过30 min。我们以处理后观察5~10 min做记录。观察处理前、后呼吸频率、幅度、心率、血氧饱和度(将其分层90%~95%为轻度下降,80%~90%为中度下降,<80%为重度)。治疗后血氧饱和度>95%为显效,较治疗前提升的为有效,显效+有效均为有效,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不升、降低及死亡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转运途中各项指标如表1。
观察组经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后仅2例患者血氧饱和度无改变(无效),其它患者均有效(显效15例,有效13例),使患者均安全送达医院内救治。对照组未用口咽通气管,有4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气道开放不充分,病情急剧加重,呼吸停止,转运途中死亡。两组治疗后提升血氧饱和度值经t检验(t值分别为2.83,1.80),P>0.05,观察组应用口咽通气管改善血氧饱和度有明显的显著性,即观察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值大于对照组。虽心率、呼吸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率、呼吸平均数低,心率、呼吸波动区间平稳。再将两组治疗后提升血氧饱和度的效果如表2,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χ2=7.547,P<0.05)。表明应用口咽通气管患者疗效优于未用者,在院前急救转送途中改善通气疗效明显,且利于吸痰、吸氧,保持气道通畅,血氧饱和度提升快,呼吸频率、幅度、心率较治疗前平稳,并能将患者安全转送至院内救治。
3 讨论
在危重特别是呼衰、昏迷患者的抢救中,生命的急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迅速、敏捷、有条不紊、判断正确的及时救治,首要需开放气道。该次观察中,我们应用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提升血氧饱和度时间缩短,改善血氧饱和度值有显著性,与未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途中观察到对癫痫抽搐者插管后解除舌根后坠,防止咬伤的优点;对年老体弱呼吸动度、咳嗽能力减弱排痰无力,分泌物阻塞气道的呼吸困难者,应用后,利于吸痰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减少了反复抽吸次数,从而避免了粘膜的损伤,且保持了呼吸道通畅,保证了氧气吸入,利于缺氧症状的改善,使患者呼吸、心率平稳,血氧饱和度提升。加之,因置管时间短,仅数秒至2 min内,且操作成功率高,能迅速改善患者通气,保障了患者院前转运的安全性。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价格便宜,既降低医疗成本,又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并且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稍经培训均能使用。所以,应当倡导在公共场所放置口咽通气管备用(国外早有先例),利于突发疾患(如昏迷、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第一时间得到应用,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取时间,确保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玲, 余学, 刘爱萍. 浅谈口腔通气管在院前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9):15.
[2] 丘学英. 脑卒中舌后坠患者不同供氧部位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4(9):124.
[3] 肖冬英,刘军芬.口咽通气管吸痰对提高昏迷患者血氧饱和度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34(14):73-74.
[4] 李青君,李青春.清醒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4(26):175.
[5] 张志刚,张彩云.一种口咽通气管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3):381-382.
[6] 许文君口咽通气管加面罩雾化器在意识障碍患者氧气雾化吸入中的应用[J].2014,12(13):99-100.
[7] 任秋瑜.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240-241.
[8] 蒋涛.放置口咽通气管建立过度性气道进行现场急救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23-24.
(收稿日期: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