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川崎病(K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即KD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发热患儿——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3组患儿均于首次就诊时完善外周血常规检查,应用电阻抗法检测血常规并计算NLR值。结果:KD组患儿的外周血中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考虑作为诊断川崎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川崎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诊断;
川崎病(KD)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以全身性的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好发于婴幼儿,也可见于学龄期的儿童,四季均可发病,并且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川崎病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发热,而且持续5 d以上抗生素的治疗对其没有效果[1]。因为其又叫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所以患儿会有皮疹或结膜炎、黏膜炎等表现,还有双侧球结膜充血,以及口唇红、干裂、杨梅舌、口腔黏膜弥漫充血等症状;在发病后的2~3 d往往会有全身、多形性皮疹,但一般是一过性的。川崎病对患儿影响最大的部位是心脏和冠状动脉,一些比较典型的川崎病儿童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瘤或者冠状动脉狭窄,也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等,对患儿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2]。因此川崎病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新型全身性炎症反应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中。本研究重在探究NLR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即KD组,其中KD组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6个月至5岁。对照1组纳入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4.5个月至4.8岁;对照2组纳入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5.8个月至4.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对照组为KD组同期入院儿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两组均有发热症状,且热程在3~10 d,既往无川崎病病史。
纳入标准:(1)KD组符合KD诊断标准。(2)首次确诊患儿,入院时病程在5 d内,均于门诊随诊至KD恢复期。(3)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脓毒症、败血症疾病患儿。(2)近3个月应用过激素、免疫调节剂患儿。(3)心脏病患儿。(4)病历资料不全患儿。
1.2 方法
3组患儿均于首次就诊时完善外周血常规检查,应用电阻抗法检测血常规(仪器:贝克曼库尔特Dx H 50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82220358)。Dx H 50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得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绝对值,从而换算得到NLR值。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和实验室标准作业程序(SOP)文件操作规程操作[4]。
1.3 观察指标
(1)收集记录临床发热儿童血常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检测结果,分析不同疾病中的NLR值差异。(2)记录上述发热患儿是否出现川崎病相关症状,以及出现不同症状的类型。(3)分析上述血常规数据,确认川崎病儿童和非川崎病儿童血常规中不同白细胞比例,再次以不同疾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疾病引起不同发热天数的血常规差异。(4)统计出对川崎病鉴别有意义的指标后,分析较早和较晚确诊川崎病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KD组患儿中检出血常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患儿的外周血中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KD组与对照组血常规及NLR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1)P<0.05
3 讨论
川崎病属于全身性小动脉炎症性疾病,为目前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该病累及冠状动脉,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但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研究证实,该病的发生与感染、免疫以及遗传相关。(1)与感染相关:存在区域流行性、明显的季节性以及疾病的自限性,好发于婴幼儿,在成人中罕见。(2)与免疫相关:细菌或病毒的毒素以超抗原机制与机体T细胞结合,从而激活多克隆B细胞并产生炎症介质,同时与抗内皮细胞的自身抗体共同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血管损伤,损伤部位的血管平滑肌和胶原组织过度增生而造成血管狭窄。川崎病患儿的血管损伤好发于冠状动脉,因此常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6]。
对于川崎病的诊断,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根据川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判断。诊断指标:(1)发热≥5 d,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差。(2)同时伴双侧球结膜充血。(3)唇红、口唇皲裂、杨梅舌。(4)颈部淋巴结肿大。(5)躯干多形性皮疹。(6)急性期手足硬肿、恢复期膜状脱皮。这6大典型临床症状,如果具备3~4条,心脏彩超提示有冠状动脉的病变,比如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也可以明确诊断为川崎病。非诊断指标:只有发烧、淋巴结肿大、皮疹,如伴眼红,没有典型川崎病表现,同时血象提示白细胞不高、C反应蛋白正常,而且反复监测心脏彩超和冠状动脉超声,没有提示心血管的并发症,这部分患儿可能不是川崎病,临床经过密切的随访和观察,可以排除川崎病诊断。但是在排除时需要谨慎,建议家长在专业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指导和诊断下予以明确[7]。
因为川崎病有地域性和遗传倾向性,所以目前研究人员从基因方面探索该病的发病原因,已经筛选出一些可能和川崎病发病相关的基因,但是能否用于临床检测,仍然需要进一步检验。此外,川崎病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且能够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有不少报道显示,在川崎病的血常规检测中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较高,可能是一个鉴别诊断川崎病的因素[8]。但是,很多检测是和正常人相比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较高,在一些和川崎病有类似症状的疾病上是否也存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较高,是否能够用于鉴别诊断该病,还没有相关证据。本研究以与川崎病有相似症状的发热疾病为参照,检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白细胞相关参数,尝试找到诊断川崎病的指标以改善其预后。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过程[9]。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如果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一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所致,二为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所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化脓性球菌感染;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时,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情况[10]。
N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由Bass等在1983年首次提出[11],其操作简单,易于从外周血采集,近年来不断受到关注。NLR在评估全身炎症反应中的意义已得到临床研究证实,同时对肿瘤及相关免疫性疾病预后也有重要价值。最近的研究表明,其还有助于评估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预后[12],可作为识别冠脉病变危险的一个炎症标志物[13],而川崎病对儿童健康影响最大的就是冠状动脉的损伤。本研究采用KD组与有相似发热病程的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经统计分析得出,相对于对照组,KD组血液中的NLR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NLR比值越高,反映川崎病的病程相对越长,冠脉损伤越严重。
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可反映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的平衡关系,而炎症和免疫反应与川崎病密切相关,分析川崎病患儿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川崎病早期识别及预后评估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