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深圳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监督监测情况及分析

  • 投稿李明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60次
  • 评分4
  • 60
  • 0

赖星如 何文倩

深圳市卫生监督局,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情况。方法 对深圳市开展内镜检查服务的85家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及监测。结论 深圳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管理总体水平良好,但医疗机构仍需加强对内窥镜消毒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效果的抽检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内窥镜;消毒;医疗机构;监督;监测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148-02

2013年,根据《深圳市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监督监测专项检查的通知》[深卫人卫管(2013)15号]和《2013年深圳市卫生监督工作要点及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各级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内镜消毒监督监测专项整治行动。

1方法

1.1检查对象

全市开展内镜诊疗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1.2检查内容

内镜诊疗消毒管理;内镜诊疗的布局和配置;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硬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3评价依据

所有监督、抽检及结果的判定均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医疗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等相关法规及标准。所有检查文书及检测报告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并做出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监督检查总体情况

全市开展内镜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85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3家,二级医疗机构30家,一级医疗机构38家,门诊部3家,村办卫生院1家;内窥镜共1216条,包括软式内镜、硬式内镜共37个种类。

检查结果表明深圳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总体水平良好。见表1。

2.2公立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情况

2.2.1综合医院 全市使用内窥镜的公立综合医院共43家,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1家,二级综合医院23家,一级医院9家。

各级公立综合医院内镜诊疗日均接诊病人数量与内镜数量基本匹配;设立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柜),内镜诊疗室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三级及二级医院对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都进行了分室,个别一级医院胃镜和肠镜的诊疗工作虽未能分室进行,但做到了分时段开展工作;配备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等;用于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均使用消毒剂或消毒器械达到高水平消毒,多数医院选择使用戊二醛消毒液对内镜进行消毒,也有部分医院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少数医院使用酸性电位水;用于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室的内镜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环氧乙烷等达到灭菌效果。

2.2.2专科医院 本次专项共检查开展内镜诊疗的专科医院共有8家,其中妇幼保健机构6家,儿童专科医院1家,计划生育专科医院1家。

此类专科医院的内镜种类相对单纯,灭菌镜多为宫腔镜、腹腔镜,消毒镜也以胃肠镜、喉镜、纤维支气管镜为主。灭菌方法包括EO、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和过氧乙酸消毒灭菌机灭菌,消毒方法包括邻苯二醛浸泡、戊二醛浸泡、机器清洗消毒。灭菌内镜均在手术室使用,清洗消毒工作在手术室或供应室完成。

2.2.3门诊部 开展内镜诊疗服务的门诊部共3家,分别为深圳市人民医院一门诊、深圳市保健委员会专家门诊和罗湖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门诊部就诊人员相对少,内镜诊疗工作局限于胃镜和肠镜,内镜数量与就诊人数相适应;内镜消毒方法为2%戊二醛浸泡消毒20 min,灭菌时浸泡时间为10 h;消毒剂每日监测,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能按要求存放于内镜柜内。

2.3社会办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情况

全市开展内镜诊疗服务的社会办医院共31家,没有社会办诊所及门诊部开展内镜诊疗。

医院按要求分别设立了内镜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配置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及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定期对从事诊疗和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有分开,内镜高水平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多为2%戊二醛消毒、酸化水、二氧化氯等,灭菌多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机和高压蒸汽灭菌器,所有内镜按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有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存;医院按要求对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登记,消毒剂浓度每天监测,消毒和灭菌的内镜定期要求进行监测;所有消毒产品均能提供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及产品的检测报告。

2.4内镜监测情况

市、区疾控中心对全市61家提供内镜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的消毒内镜进行了抽样监测,对于医疗机构使用的灭菌内镜不抽检。本轮检测共抽检样品443份,其中合格样品为427份,总合格率为96.4%。

2.5存在问题及分析

部分公立医院医疗用房紧张,内镜清洗消毒室较小,少数内镜诊疗科室的清洗消毒室设计欠合理,消毒设备趋于老化,个别内镜科室的内镜清洗消毒间设置于诊疗室,不利于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使用中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的浓度以及现场制备酸性电位水的有效氯含量及PH值需要操作人员使用纸片法现场检测,达到相关浓度要求后才能使用,然而纸片法检测结果不易准确判断,增加了使用这种方法的风险。

个别门诊部未设置独立的内镜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但按照功能有相对分区,消毒后的内镜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监测。

社会办医疗机构内镜室分区布局欠合理,贮存柜内各类内镜未分开放置;社会办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大,内镜清洗消毒人员更换频繁导致个别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记录不规范,个别医疗机构未能提供消毒后及灭菌后的内镜生物学监测报告。

从事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以医院护理人员为主,所以保持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的稳定,并加强院感防控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清洗消毒程序落实清洗消毒步骤,成为控制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关键因素。

内镜清洗流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几乎所有医院都会使用高压水枪对内镜管道内腔进行冲洗,这一过程极易产生大量带菌气溶胶,对内镜清洗间的空气造成污染,进而对内镜清洗操作人员以及附近人群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需高度重视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并加强局部机械通风净化措施。

内镜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反映出内镜使用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仍有待加强。

3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内窥镜被频繁的运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然而,内窥镜的清洗消毒技术却是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大学问,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应大力开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法规及标准的宣传教育,要求各部门从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检查督导和对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院感防范意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考核并落实责任制。

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对照相关专业规范及标准要求并结合医院业务科室自身需求,改善相关业务科室在功能布局、设备设施配置等方面的不足,在现有装备水平下应该尽力结合自身业务工作流程的特点,对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切实落实院感防控的每一个环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2] 《医疗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收稿日期: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