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34例脓毒性休克中的疗效及其对PCT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4月该院共收治6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病情稳定时间、ICU住院总时间、MODS发生情况、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PC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病情稳定时间、ICU住院总时间、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治疗情况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t稳定时间=12.318,P=0.000;t住院时间=8.088,P=0.000;χ2MODS发生=4.309,P=0.038;χ2病死率=4.148,P=0.042)。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PCT水平显著地低于对照组(tAPACHEⅡ=5.692,P=0.000;tPCT=17.878,P=0.000)。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降低休克患者的PCT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MODS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乌司他丁;脓毒症休克;PCT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145-02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造成危重者死亡的一种最主要病因,该病病理生理特征是由于各种炎症细胞被激活,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呈现“瀑布效应”,进而损伤患者的全身脏器,导致机体内多器官出现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病人生命[1]。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通过感染灶的清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积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等方法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其病死率仍然大于50%[2]。研究显示[2],一部分脓毒性休克死亡患者与心肌损伤密切联系,因而早期的、及时的逆转患者的心肌损伤,以及快速地恢复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是抢救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方法。该研究探讨乌司他丁在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对PC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收治6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2]。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4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21例:12例,年龄为16岁-68岁之间,平均为(43.8±3.7)岁;胆系感染共有8例,泌尿系感染共有3例,重症肺炎共有12例,多发伤共有5例,重症胰腺炎共有5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21例:13例,年龄为16~71岁之间,平均为(43.9±3.2)岁;胆系感染共有8例,泌尿系感染共有4例,重症肺炎共有11例,多发伤共有6例,重症胰腺炎共有5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有明确的感染,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BP<90 mm Hg,存在急性神志障碍等组织灌注不良表现;②APACHEⅡ评分≥12分;③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6分。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慢性肾脏、肝脏、肺部等各种器官系统类疾病;②恶性肿瘤者;③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脑死亡者;⑤结缔组织病者;⑥乌司他丁过敏疾病者;⑦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集束化抗休克和监护治疗:积极地给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补充有效的血容量、积极地改善机体内微循环、纠正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和对症治疗等;积极地控制和避免患者出现原发性感染,其措施包括清除感染病灶、引流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等。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30万U乌司他丁(H19990134)治疗:将其溶解于20 mL 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持续10 min/次,8 h/次注射,治疗疗程为5 d。
1.4.2 血液标本的检测 入院时、治疗后3 d,采取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液标本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情况:ICU住院总时间、多器官功能衰退(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情况、病人稳定的时间和病死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检测两组的PCT水平,其中APACHEⅡ评分包括慢性健康评分、年龄评分和急性生理评分三部分,总分数在0~71分之间,分值越低,病情越轻,反则病情越重[3]。
1.6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取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在病情稳定时间、ICU住院总时间、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治疗情况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t稳定时间=12.318,P=0.000;t住院时间=8.088,P=0.000;χ2MODS发生=4.309,P=0.038;χ2病死率=4.148,P=0.042)。见表1和表2。
2.2 两组APACHEⅡ评分和PCT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APACHEⅡ评分、PC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APACHEⅡ=0.106,P=0.916;tPCT=0.138,P=0.890);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PCT水平显著地低于对照组(tAPACHEⅡ=5.692,P=0.000;tPCT=17.878,P=0.000)。见表3。
3 讨论
脓毒性休克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减少了体内循环血量,组织细胞处在低灌注状态下,造成细胞膜出现功能性障碍,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最终引起细胞死亡[4]。此时,机体内产生了释放了大量炎性介质以及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在人体代谢性酸中毒的环境内,细胞内各种产能细胞器受到破坏,一些蛋白酶进入血液内,造成内脏血管收缩,人体内的内毒素水平异常升高,进而释放大量炎性介质[5]。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后,病情稳定时间为(1.4±0.5)d,ICU住院时间为(6.8±1.7)d,MODS发生率为32.4%,病死率为14.7%,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相应观察指标,乌司他丁的疗效显著,很可能由于[6-8]:①乌司他丁为一类有肝脏组织分泌的一类广谱蛋白酶,经人体代谢后进入尿液中,与体内各种酶类相结合,进而抑制酶类活性,促进这类酶类被降解;②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调节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过程,可稳定溶酶体膜,有效地抑制体内溶酶体酶的释放过程;③乌司他丁可以有效地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对休克状态下的微循环状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效缓解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在保护肺部、肾脏、肝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PCT是甲状腺C细胞所生成的,在机体内特异性酶的作用下形成降钙素。相关研究显示,当人处于严重的感染状态下,血液PCT的含量显著升高,PCT是评估预后效果和判断感染程度的一种重要指标。当病人处于脓毒性休克时,激活机体产生如PCT等各种炎症介质,各种酶类进入血液内,破坏正常细胞的细胞膜,若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会损伤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进而导致多脏器出现功能障碍,最终衰竭。乌司他丁在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时,可以显著地减少全身性炎症反应,降低机体内的PCT水平,PCT水平由入院前的(24.7±2.7)μg/L,下降至治疗后的(4.9±1.2)μg/L,且治疗后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的(12.4±2.1)μg/L,从而有效地保护和稳定机体内环境,有效地降低休克状态下的脏器损害,因而经过乌司他丁治疗后,可逆转患者的病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由入院前的(27.7±3.6)分降至(15.9±2.6)分, MODS的发生率为32.4%,低于对照组的57.6%,住院时间仅为(6.8±1.7)d。
综上,乌司他丁能够降低休克患者的PCT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MODS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劳志刚,吴昊,王素宁,等.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脓毒症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 山东医药,2011,51(41):95-96.
[2] 王柏磊.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脓毒症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5):752-754.
[3] 王珊珊. 乌司他丁在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21-1722.
[4] 郑兴国,尤丁营. 乌司他丁对泌尿系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PCT及IL-6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212-214.
[5] 唐晋,陈雪梅,熊朝晖,等. 乌司他丁对28例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临床内科杂志,2013,30(8):535-536.
[6] 钱鹤平. 氢化可的松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39例临床分析[J]. 交通医学,2014(3):250-251.
[7] 颜云盈,邱宝强,李梅,等. 乌司他丁治疗小儿脓毒症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3,19(1):89-91.
[8] 梁瑜.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疗效评价[J]. 河北医药,2013,35(14): 2116-2117.
(收稿日期:20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