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产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盆底神经肌电生理的影响

  • 投稿灵活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616次
  • 评分4
  • 96
  • 0

姚志翠 桑文淑 杨素勉 李平 何雪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盆底神经肌电生理的影响,评估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162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掷币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2例。治疗组于产后24 h进行盆底肌综合训练,产后42 d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在产后给予一般性康复指导。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电压,盆底肌收缩力及盆底器官脱垂情况,从而评估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治疗组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盆底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综合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产妇;肌电位

近年较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盆底康复技术可预防和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此,我们在产后早期应用物理方法,刺激盆底肌使其主动和被动收缩,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8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62例,依从性好。排除标准:妊娠合并严重病史、盆腔手术史、尿路感染、泌尿道畸形者。用掷币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2例。对照组年龄(29.1±0.41)岁;体重(71.32±5.48)kg;孕周(38.64±1.50)周;新生儿体重(3.41±0.24)kg。治疗组年龄(27.80±1.07)岁;体重(69.89±6.37)岁;孕周(38.35±1.52)周;新生儿体重(3.35±0.26)kg。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孕周、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产妇于产后24 h进行盆底肌综合训练,早晚各1次。盆底肌综合训练方法:(1)凯格尔运动[2],又称为盆底肌肉锻炼,即指导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耻骨-尾骨肌肉群(即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盆底肌收缩时要集中注意力,呼吸保持深而缓,吸气时先收缩肛门,再收缩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应持续收缩约3~5 s,呼气时放松,每次训练15~20 min。(2)骨盆康复运动。①呼吸运动。产妇取平卧位,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并放松,吸气时下腹部、会阴部肌肉尽力收缩并屏气坚持5 s;呼气时尽量松弛下腹部, 每次做20个动作。②骨盆运动。取平卧位,双膝屈曲、并拢,由双膝带动大、小腿左、右摆动反复5次。然后,双腿伸直,弯曲右膝盖,右手握住右膝盖,左手握住右脚踝,将右膝盖弯曲至胸部,慢慢放松右手的压力,右手握住右膝盖做轻轻的左右摇摆动作。按此方法,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做5下。以上动作每天做2~3次,坚持训练到产后3个月;同时产后42 d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应用不同程序指导产妇根据图形做收缩、放松或持续收缩阴道,结合产妇个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每周2次,每次15~30 min,10~1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进行一般康复指导。

1.3评定方法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3个月检测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电位、盆底肌力、盆底器官脱垂情况,均由同一位医师进行检查。(1)机测肌力。采用PHENIS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放置阴道探头,在仪器中获得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图,肌电位的数值用平均肌电压(UV)表示。(2)手测肌力。进行盆底肌力手测分级[3](采用Oxford评分法),分为0~5级,将示指和中指放在阴道后穹窿,被检者根据指令做收缩阴道、放松阴道、咳嗽来评估盆底肌力、阴道前后壁脱垂情况。标准见表1。(3)盆底器官脱垂情况。应用POP-Q分度评价盆腔器官脱垂程度[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进行t或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情况比较(表2)

2.2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比较(表3)

3讨论

肛提肌是盆底最重要的支持结构[5],阴道分娩时对盆底肌肉的损伤,包括肌源性损伤和神经源性损伤。肌源性损伤主要表现在对肛提肌产生巨大的牵拉和剪切力,以耻骨尾骨肌受损最大[6],易导致盆腔脏器下移。神经源性损伤主要是阴部神经传导延迟,减弱了肛提肌收缩强度,降低了持续收缩时间,可致肌张力下降,盆底组织松弛[7]。而Petros[8]认为PFD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结缔组织变弱,继而引起韧带和筋膜的松弛,破坏了原先的力学平衡,在力学支持的薄弱部位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缺陷。这是日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解剖基础。盆底肌肉纤维分为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其中Ⅰ类肌纤维属于盆腹腔支持系统,是慢收缩纤维,为强直收缩,Ⅱ类肌纤维属于盆腹腔运动系统,是快收缩纤维,为阶段性收缩。

采用盆底肌综合训练法,可有意识地对肛提肌肌群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活跃盆底血液循环,锻炼肛门、腹肌、髋部肌肉,增强子宫韧带、膀胱宫颈韧带、盆底筋膜的张力,促进子宫平滑肌的缩复作用,增加尿道、阴道及肛门的阻力,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9]。但因盆底肌训练过程乏味,多数产妇不能很好地坚持锻炼,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生物反馈是通过阴道内放置的治疗头来检测盆底肌肉的电信号活动,并通过模拟的视觉信号反馈给产妇,帮助产妇正确地识别盆底肌肉收缩,通过不同场景模块训练产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协调收缩,并形成条件反射。随着妊娠期子宫重量逐渐增加,妊娠晚期宫颈扩张胎头下降压迫盆底可导致盆底神经去神经化,盆底结构和组织的松弛可以导致盆底神经肌肉接头撕脱,均可对盆底功能造成损伤,从而改变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导致产后PFD的发生[10]。电刺激是通过阴道内的电极产生不同强度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加速神经轴突再生速度,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缩短肌肉失神经支配时间,促进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的恢复,促进肌纤维代偿性增生和终末运动单位增加[11]。

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学认识的深入,盆底修补与重建手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手术治疗仍存在许多问题。陆叶等[12]报道,补片侵蚀发生率平均为25.17%,而且补片侵蚀以阴道顶端和前壁多见。相比手术治疗的缺陷和诸多并发症,一般轻、中度PFD的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案。盆底康复治疗则是一种更理想的途径,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PFD最有前景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位、盆底肌力、盆底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综合训练能有效改善盆底肌电生理情况,提高盆底肌力,防治产后PFD的发生。且两者相互完善互为补充,有协同效应。同时,建议在产前及产后检查时常规进行盆底肌力评估,及早发现盆底缺陷,指导孕产妇行盆底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珂,贺晶.产后盆底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 38(1):24-28.

[2]张丽滢.盆底肌肉锻炼预防及治疗孕期及产后尿失禁的系统评价[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0.

[3]Laycock J,Patient assessment,In Laycock J,et al.Ther-apeutic Managem ent of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pain[J].London:Sqringer Vartag,2002:45-49.

[4]刘颖琳.孕期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5):777-781.

[5]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

[6]Lien K,Mooney B,Delancey JO.On the biomechanics of vaginal birth and common sequelae[J].Obstet Gynecol,2004,103:31-40.

[7]陈娟,郎景和,朱兰,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黏膜的神经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54-257.

[8]Petros PP,罗来敏.女性骨盆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1.

[9]易念华,刘海意,乔福元,等.武汉市初产妇盆底肌力调查及产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361-363.

[10]郎景和,朱兰.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的几个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5):321-322.

[11]王晓光,裴兆辉.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75-576.

[12]陆叶,杨欣,姚海蓉,等.利用移植物的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1):5-8.

(收稿日期:2014-03-31)

(本文编辑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