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君
吉林省九台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吉林九台 1305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1月该院外科门诊收治的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给予对照组和研究组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最后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具体指患者手术期间的精神状况、血压和心率等)。 结果 相比于研究组而言对照组实施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幅度更大。而研究组的心率下降程度则要明显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并发症,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手术中使用效果均比较显著,但是相对而言,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麻醉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麻醉方式;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16-02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上,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手术方法。在进行该手术时必须要继续麻醉处理。由于不同的麻醉方法均尤其优缺点,所以选择何种麻醉方式成为手术医生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重大问题。为了探讨麻醉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该院外科门诊收治的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两种麻醉的使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79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1例,粗隆间骨折10例,股骨头坏死7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5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5例,粗隆间骨折8例,股骨头坏死5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处理。第一步,进行静脉推注处理。静脉推注麻醉诱导类型包括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6),剂量1 mg/kg。咪达唑仑(商品名咪唑安定,制剂 片剂:7.5 mg;15 mg。注射剂:5 mg/1 mL;15 mg/3 mL。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剂量0.04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字准号H20040079),剂量1 mg/kg。舒芬太尼,剂量0.35 μg/kg。第二步,给予静脉泵入处理,麻醉药物类型和剂量有瑞芬太尼,剂量0.005 kg·h-0.015 mg/kg·h。丙泊酚,剂量8mg/kg·h~10 mg/kg·h。第三步,手术期间需要每0.5 h给予2 mg的维库溴铵静脉推注治疗。
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采用0.5%布比卡因(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31022839。)作为主要的麻醉药物,总需剂量为9~12 mg。麻醉穿刺部位为腰椎的第三和第四个。在给予5~10 min的外置管平卧麻醉处理后需要开始变换手术体位。整个手术过程为了强化麻醉药效果,防止麻醉消散,还需要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静脉的推注处理,注射剂量分别为0.02 mg/kg和1 mg/kg。
1.3 评价标准
采用PICCO监测仪(PULSION Medical Systems AG,PiCCO2)检查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动脉压变化情况。采用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进行评分。术后7 d观察对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判定。麻醉后患者身体轻松,无疼痛,不需要再使用其他的辅助麻醉镇静药物表明治疗效果优秀。患者稍有不适感,需要加以镇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后才能够恢复平静表明治疗效果一般。麻醉后患者仍可感受到剧烈疼痛感,无法继续进行手术,则表示治疗效果差。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检验方式选用χ2。
2 结果
相比于研究组而言对照组实施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幅度更大。而研究组的心率下降程度则要明显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7 d左右均能够正常下床锻炼,对照组康复时间略长,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均有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但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而常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均为年龄较高的老年患者。而大多数老年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不断衰退的原因,非常容易出现手术禁忌症,手术忍耐力非常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患者安全可靠的麻醉处理显得尤为必要
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麻醉方法。大量研究表明[1]全身麻醉麻醉可防止手术过程因为听到机器操作声音和医护人员声音而影响患者状态,降低手术效率现象出现。但这种麻醉方式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症状,威胁患者身体健康[2]。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属于比较新型的麻醉方法,封琴等[3]研究表明这种麻醉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药量小,起效快,且容易操作和控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适用性更高[3]。该研究结果也显示采用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处理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出现呼吸抑制和恶心等并发症6例(占12.5%),而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出现这些病症2例(占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书庸等[4]人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一种创伤性非常大的手术形式,手术过程中非常容易引发大出血,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出血量越多,这种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非常危险。而大量研究显示[5-6]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这种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出现[7]。且由于麻醉起效快,因此能够快速阻断机体的交感和运动等神经,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从而实现稳定血压和心率的目的,有助于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虽然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差异较大,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见,麻醉处理虽然是一项医护人员非常熟悉的手术步骤,但是不同患者对手术的反应各不相同,所以为了确保麻醉安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且手术过程需要转变体位时必须要观察好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8-10]。
岳怀孝[11]对9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进行研究显示,使用全麻的对照组和使用硬要联合麻醉的研究组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65.66%。姜珍华[12](腰硬联麻醉总有效100%,全身麻醉总有效85.1%),本组88例患者采用两种麻醉方法后,患者的总体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3%,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都有较好的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变化,保持患者动脉压平稳的优点,具有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杨安波,杜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9(10):954-956.
[2] 姜晓阳,张新疆,刘延超,等.两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地方病通报,2010,7(1):184-186.
[3] 封琴,张丽.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21(11):338-339.
[4] 李书庸.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27):362-363.
[5] 董万超.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J]. 医药论坛杂志,2011,9(03):174-176.
[6] 张化武,王栋,赵磊.三种术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0,14(14):352-353.
[7] 李玮伟,徐海涛,袁红斌,石学银.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1):251-253.
[8] 熊涛,钟世雄,廖敏. 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7(23):958-959.
[9] 王光明,李胜锋,聂芳,等.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29(11) :325-326.
[10] 郑冬霞.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2):811-812.
[11] 岳怀孝.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3,9(2):133-134.
[12] 姜珍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患者寒战的麻醉体会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 2013(5):13-14.
(收稿日期:201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