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分析

  • 投稿灯泡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49次
  • 评分4
  • 77
  • 0

马松权 易海清 邓惠群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科,广东惠州 516003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为首次检出且无高血压症状)1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9例。对研究组高血压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随访18个月,建立详细的患者档案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后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达标率为6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首次检出;高血压;作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00-02

[基金项目] 惠州市科技局基金项目(2011Y039)。

[作者简介] 马松权(1966-),男,广东惠州人,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能够影响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由于高血压患者中部分人群无任何自觉症状,身体其他部位也没有任何不适,因此这一类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不用积极治疗,导致他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以致病情逐渐加重从而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对于首次检出的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提高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降压治疗是减少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来,广东省惠州地区的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我们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该院心内科针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98例患者(均为首次检出且无高血压症状),该次研究探讨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并显示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WHO/IS高血压诊断标准[2]:≥2次非同日、非药物状态下安静时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该198例高血压患者均为首次入该院门诊检出,并且无症状及其他并发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9例。年龄33~89岁,平均年龄(61.3±5.6)岁,其中男性100例,女性98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34~89岁,平均年龄(62.4±7.6)岁,男性52例,女性47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3~88岁,平均年龄(60.9±4.8)岁,男性48例,女性51例。见表1。

1.2个体化治疗

对研究组高血压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即针对不同分层标准的高血压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批号:H32026198,10 mg/次,3次/d,口服)降压治疗。

依据血压升高水平(1、2、3级)、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情况将高血压患者作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该次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均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因此在分层中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情况。针对不同分层标准的高血压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低危患者:主要为非药物治疗,低盐低脂饮食、限酒戒烟、适当活动、心理平衡、改善生活作息规律,根据血压水平给予单药治疗;中危患者:除了非药物的治疗外,还需要降血压药物治疗,在选择降血压的药物上,一线药物只需其中一种即可,而其他降血压药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药联用。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除了非药物治疗外,还需两药以上联合,治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降血压药,如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左心室肥厚患者,常选用β受体阻断剂或血管紧张素抑制剂[3]。

1.3 观察内容

随访18个月,定期给每位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作出相应的管理和治疗。建立详细的患者档案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后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 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4]。达标是指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危险因素已经减少或得到控制,无新增危险因素。

1.5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2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分别为35.3 mmHg和27.5 mmHg,对照组分别为32.6 mmHg和28.1 mmH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达标人数为69人,达标率为 6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5%(达标人数为35人),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10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0.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0%(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30人),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如何提高患者在院外治疗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必须进行系统有效的健康管理、规范和个体化的治疗。目前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也是最常见的危及生命和致残率很高的慢性病之一。由于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多种因素引起的结果,临床上尚无根治方法,也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也都决定了高血压的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高血压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能够引起大量和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由于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多种多样,不同个体间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决定了对于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其中,降压治疗对于减轻病情进展,减少患者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上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针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制定不同的降压方案,以最大提高降压的效果。例如,我国多年来采用的NAHC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方案, 即国际通用的短效钙拮抗剂心痛定(N)、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A)、利尿剂氢氯噻嗪(H)、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等降压药小剂量联合应用, 使得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赵慧杰[7]等研究个体化治疗88例高血压患者,报道称治疗3~6个月后,88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有效率100%,其中23例血压已降至理想血压130/80 mmHg以下。刘亚红[8]等曾对8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8种不同用药方案个体化治疗,报道称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率为85%~95%,缓解率为100%。该次研究中个体化方案治疗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为69.87%,该次研究也再次验证了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达标率为6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6%(P<0.05)。高血压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药治疗。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不可随意自行减药和停服,并可以给予患者有关高血压知识的健康宣传和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如服药过程中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应及时就医。

该研究通过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达标率(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达标率为6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6%)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3%),发现个体化治疗对于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个体化治疗对首次检出无症状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1-252.

[2]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3]马松权,易海清,邓慧群,等.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加个体化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4):4675-4679.

[4]宋稳丹.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J].吉林医学,2011,32(33):7066.

[5]冯伟.不同人群高血压病的个体化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08.

(收稿日期: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