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分析

  • 投稿布衣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27次
  • 评分4
  • 17
  • 0

岳圆圆 李忠梅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呼吸科一病房,辽宁抚顺 11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片治疗,给予研究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咳嗽评分(0.3±0.1)分;对照组则为(0.8±0.2)分;两组相比,研究组平均得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为83.7%(36/43),研究组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不良反应率为4.7%(2/43),对照组为23.3%(10/43),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咳嗽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甲氧那明;感染后咳嗽;有效性;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116-02

[作者简介] 岳圆圆(1980-),女,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呼吸道感染是医院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由衣原体、支原体及细菌感染诱发的上呼吸道感染,若有效控制感染并消除急性期相关潜伏症状以后,患者咳嗽出现明显加重迹象,临床上将这种现象成为感染后咳嗽[1]。感染后咳嗽通常持续3~9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得这种病的患者如果遇到烟雾、刺激性气味或者冷空气可能会加重病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很难彻底治愈[2]。该院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对收治的4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临床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8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发热、流鼻涕、咽痛及鼻塞症状,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但有咳嗽、咽痒症状,通过诊断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标准[3]。排除合并有药物过敏、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肺结核、重型器质性疾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等类型患者。然后将86例患者分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2±11.6)岁,平均病程(18.7±5.8)d;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5±10.9)岁,平均病程(19.1±4.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片治疗,该药规格为0.5g,0.5g/次,1次/d。

给予研究组采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该药国药准字号:H10990341,规格:那可丁7mg,盐酸甲氧那明12.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氨茶碱25mg,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d,并以7d为1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禁止服用支气管扩张类型药、止咳化痰类型药及抗生素等。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整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3疗效评定

将《镇咳平喘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作为疗效评定标准,0分:患者咳嗽症状完全消失;1分:轻微咳嗽,或者有间断性咳嗽,且不会对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不良影响;2分:中度咳嗽,介于中度咳嗽与重度咳嗽之间;3分:重度咳嗽,不分昼夜发生连续性重咳,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患者病情总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该积分≥80%;显效:该积分在(61~80)%之间;有效:该积分在(31~60)%之间;无效:该积分≤30%。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包处理,所得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方差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咳嗽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咳嗽评分(0.3±0.1)分;对照组则为(0.8±0.2)分;两组相比,研究组平均得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为83.7%(36/43),研究组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3所示,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不良反应率为4.7%(2/43),对照组为23.3%(10/43),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感染后咳嗽病因分析

感染后咳嗽的常见发病原因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患者机体多携带有流感/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一般情况下,轻微感冒会诱发患者流鼻涕、打喷嚏及鼻塞等不适症状,不会导致咳嗽。而咳嗽是借助迷走神经传导,通过咽喉下方下气道刺激感觉神经所致,具体发病原理为:①以病原体为应变原导致气道发生一系列炎症,导致非特异性支气管高反应性。②神经受体丧失平衡性,据相关人士[5-6]研究:感染后咳嗽的发病原理和神经源性气道炎症息息相关。③M胆碱能受体提升了气道阻力或者肾上腺素受体功能降低。

目前,医学界关于感染后咳嗽的发病原理尚未研究清楚,但是一些临床实践说明了感染后咳嗽主要是因为感染导致气道上皮受损,继而暴露出黏膜下感觉神经末梢,对血管活性物质产生一定的刺激,释放出组胺类炎症介质所致。感染会促使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降低呼吸道-受体功能,诱发支气管痉挛,产生气道高反应;同时还会促使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出由神经递质介导的炎症反应,出现组织水肿、血浆外渗。其中神经肽参与咳嗽反射是指参与了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原理,主要体现为咳嗽阈值下调或者外周咳嗽感受器敏感化,实质是一种病理性咳嗽反射。

3.2研究结果分析

感染后咳嗽作为引起亚急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通常白天咳嗽症状轻、夜晚咳嗽症状严重,如果再受到烟雾、灰尘、冷空气及剧烈运动的不良刺激可能会加重病情。临床多用抗菌药物治疗,以起到镇咳祛痰的效果,但疗效欠佳;如果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固然效果良好,然而一旦停药,易诱发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复方甲氧那明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其主要组成成分为:那可丁、盐酸甲氧那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及氨茶碱,该药有良好的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的效果。其中那可丁是一种外周性止咳药,可以有效抑制肺牵张产生的反射性咳嗽,镇咳效果通常维持4h左右,无耐药性。盐酸甲氧那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松弛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其平喘效果远远优于麻黄碱,并且不会带给心血管系统严重的不良影响。马来酸氯苯那敏作为H1受体阻滞剂之一,能够对抗组胺H1型效应,有良好的抗M胆碱受体功效。氨茶碱是乙二胺盐和茶碱的混合性药物,以茶碱药理为主,乙二胺盐可以增加药物水溶性,抑制磷酸二酯酶,提升细胞内环磷腺苷含量,同时还有一定的松弛呼吸道平滑肌功能。茶碱还是一种嘌呤受体阻滞剂,特殊的腺嘌呤能够有效对抗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进而减轻器官黏膜受到充血影响而发生水肿,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7]。

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咳嗽评分(0.3±0.1)分;对照组则为(0.8±0.2)分;两组相比,研究组平均得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为83.7%(36/43),研究组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不良反应率为4.7%(2/43),对照组为23.3%(10/43),研究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8]相吻合,同时也说明了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良好效果。

综上,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咳嗽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万雨明,王秀红.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110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3(7):113-115.

[2]黄艳红.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13):52-55.

[3]李文杰.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4(9):106-108.

[4]沈强,傅忠妹.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7(32):352-356.

[5]高国俊.盐酸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7(12):355-359.

[6]钟福生.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孟鲁司特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7(28):625-627.

[7]王道聪.孟鲁斯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7(8):235-237.

[8]周新,包婺平.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1,4(6):104-108.

(收稿日期: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