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妇产医学论文范文,妇产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 投稿我最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87次
  • 评分4
  • 32
  • 0

许月琼 王玲锋 吴婉慧 余美娜

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 523770

[摘要] 目的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评价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的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2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8.08%,对照组为8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 R47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68-03

[作者简介] 许月琼(1970.6-),女,广西崇左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颈癌、输卵管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1]。该类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后可产生大量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酶原导致血流流速减慢,加上该类患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同时术中麻药可导致肌肉收缩功能减弱等[2]。而深静脉血栓形成作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7%~45%[3,4]。该并发症一旦发生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轻者则造成患者临床恢复时间的延长,重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对2011年1月—2013年9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5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旨在了解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相关影响,获取的有关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妇科收治的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中年龄39~76岁,平均(53.69±8.22)岁;子宫颈癌21例,卵巢癌17例,子宫内膜癌14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2.81±1.05)h;肥胖16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11例。对照组中年龄38~74岁,平均(52.91±8.06)岁;子宫颈癌20例,卵巢癌16例,子宫内膜癌15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2.73±1.14)h;肥胖15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10例。所有患者都行经腹手术,两组在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包括针对手术相关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术后按常规进行活动指导等,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嘱患者下肢出现胀痛感时及时告知;讲解饮食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嘱患者进食丰富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食物,并多饮水,以增强体质,既可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又可防止因便秘造成腹压的加大而影响静脉的回流;术前一天口服导泻药并常规进行灌肠,但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防止体液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现象的发生;全面的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年龄、体重、既往史等,评估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高危人群应尤其注意凝血功能,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性措施[4],如低分子肝素钠腹壁注射、术前24 h应用抗凝血药物等;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对思想负担重或焦虑、紧张情绪明显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最好的身心状态面对疾病、接受治疗。②术中 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尽量避免下肢受压;尽量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及时补充液体及血容量,尽量不使用库存血。③术后 积极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嘱家属支持、理解患者,使患者获得亲情的支持,并减少不良事件对其的刺激,使其以稳定、乐观的心态面对恢复期;做好病情的观察工作,包括测量下肢的周径、皮肤的色泽、温度以及有无血压下降和低氧血症等情况出现;根据麻醉的方式选择休息体位;定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双下肢稍抬高,约20°~30°为宜,禁忌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嘱患者选择松紧合适的腹带;及时补充液体,防止水和电解质的紊乱;注意对双下肢进行保温,防止冷刺激导致静脉痉挛;指导家属从跟腱开始,自下而上地做比目鱼肌、腓肠肌的挤压运动,以加速下肢的回流,3次/d以上,持续20~30 min/次;麻醉完全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10~12次/h;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下肢的抬高训练,同时做好膝、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及足踝的内、外翻及环转运动,30 min/次,6~8次/d;术后24 h,若病情允许则可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遵医嘱给予患者解痉、抗凝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阴道以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现象的发生,若出现应严密观察流血量、色,还应对大、小便进行观察,看是否有出血征象。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满意度的判定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以下。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所有问卷均完全回收,回收率100%。两组中以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见表1。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进行凝结,并导致管腔阻塞,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所致[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有少部分可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大多数可扩散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并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不但长时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影响,部分甚至可能并发肺栓塞而威胁生命安全[6-7]。临床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以中老年妇女较为常见,受自身凝血因素及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被誉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8-9]。目前临床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0]:①手术。术前常需禁食、禁饮,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致使血液浓度增加;同时手术操作区域位于腹部和盆腔,病灶组织的切除和盆腔淋巴的清扫都可造成周围静脉血管壁的损伤;手术导致腹内压增加,使腔静脉受压,下肢静脉扩张,引起血流减慢;都加大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②肿瘤。恶性肿瘤通常都会分泌癌性促凝活性物质,使患者血液系统发生异常,同时其还分泌纤溶活性抑制物质,减慢了血栓纤维蛋白的溶解,使血液粘稠度增加,故术后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若未及时发现或采取有效的治疗的措施,可导致肢体功能的障碍或丧失,引发患者发生残疾,且血栓栓子脱落时可诱发肺栓塞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1]。因此,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王爱云[12]等对10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105例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该组资料中实行围术期护理的一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77%,比报道稍高,造成的原因可能与该组资料内合并肥胖的患者所占比例稍高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有关。同时也较好的说明了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其作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部分,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关资料显示[13],手术中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占整个静脉栓塞症的50%,妇科的医护人员常注重对肿瘤的专科治疗和护理,忽视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故护理人员在术前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防护意识,对此,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基础上,术前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改善机体的凝血状态,术中对静脉血管进行保护,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并严密观察。同时围术期护理的实施使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得以增加,而交流沟通又可有效的促进呼唤关系的改善[13],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该组资料中实行围术期护理的一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77%,满意度为98.08%,而行常规护理的一组分别为21.57%,8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还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Wun T,White RH.Epidemiology of cancer-rel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Bailliere&acute;s Best Practice and Research Clinical Haematology,2009,22(1):9-23.

[2]Lyrnan GH,Khorana AA,Falanga A,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guideline:recommendation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7,25(34):5490-5505.

[3]王玉珍,张红卫.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6):3359.

[4]方梓羽,曾定元.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4):290-293.

[5]刘霞,陆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 2011,11(8):567-569.

[6]高彦荣.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67-68.

[7]于海建,李龙芸.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20例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13,32(10):737-739.

[8]许小宴.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204-205.

[9]林玉霞,张风贞,连向群.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3):157-158.

[10]姚雯,刘敏.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5):582-583.

[11]陈慧君,郑飞云,余建琴. 妇科手术后肺栓塞2例分析[J].北京医学,2010,32(4):289,293.

[12]王爱云,常俊丽,赵桂珍.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87-88.

[13]陈丽玉.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175-176.

(收稿日期:2014-04-28)

编读往来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2. 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表述均应使用官方名称,应准确写出全称(到科室),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和邮政编码。

3.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并列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