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检验医学论文范文,检验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肾上腺色腙片治疗泌尿系结石排石患者血尿的疗效观察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2-30
  • 阅读量88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色腙片治疗泌尿系结石排石患者血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进行排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肾上腺色腙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尿潜血(+)16例,尿潜血(++)2例,尿潜血(+++)2例;对照组尿潜血(+)3例,尿潜血(++)9例,尿潜血(+++)8例。两组各级别尿潜血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排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肾上腺色腙片治疗血尿,经济、方便、安全、有效。
关键词:肾上腺色腙片 泌尿系结石 血尿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常常出现在输尿管、膀胱、肾脏及其尿管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肾脏和输尿管的结石最多见。
肾上腺色腙片最早是在1950年由日本田边制药研制成功的,20世纪60年代后引入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引入到国内,这款经典口服止血药在我国已经有着超过4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肾上腺色腙又称为卡巴克洛、3-羟基-1-甲基二氢吲哚-5,6-二酮缩氨脲、肾上腺色素缩氨脲、消旋-1-甲基-羟基-5,6-酮基甲氢吲哚单缩氨脲、安络血。
我科对明确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并进行排石治疗的患者用肾上腺色腙片进行治疗与观察。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进行排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6岁,平均41岁;肾结石血尿19例,输尿管结石血尿2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
纳入标准:(1)年龄20~60岁;(2)性别不限;(3)女性未处于月经期;(4)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口服阿司匹林等活血药物史、输尿管内单发结石;(5)结石大小<6 mm;(6)无肾盏扩张及发热,无严重肾周围炎。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排石治疗[1]:(1)每日饮水量2 000~3 000 m L,昼夜均匀;(2)双氯芬酸钠栓剂肛门外用;(3)口服坦索罗辛;(4)适量运动;(5)排石时间不超过2周;(6)对尿常规p H较低者给予口服碳酸氢钠片。试验组予以常规治疗+肾上腺色腙片(规格:5 mg,生产厂家: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5 mg/次,3次/d,口服,连用7d。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血尿情况比较:试验组尿潜血(+)16例,尿潜血(++)2例,尿潜血(+++)2例;对照组尿潜血(+)3例,尿潜血(++)9例,尿潜血(+++)8例。两组各级别尿潜血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尿情况比较(n)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占首位。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每年新增发病率约为(100~400)/10万人。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每年新增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其中2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近年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NL)、输尿管镜取石术(URL)、腹腔镜取石术及开放手术。
泌尿系结石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运动后疼痛及血尿,血尿的特点为上尿路结石在运动或者结石排出的过程中,由于结石划破黏膜而引起毛细血管出血。表现为两个方面:(1)如果出血量少,可仅仅表现为显微镜下尿中潜血阳性,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2)出血量比较多,尿的颜色呈红色,叫肉眼血尿。上尿路结石引起的血尿通常是全程血尿,也就是排尿开始到排尿结束整个过程中尿的颜色是一致的,通常还合并肾绞痛的症状,比如腰腹部的疼痛,甚至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急诊患者中泌尿系结石引发肾绞痛及血尿就诊患者居多,双侧泌尿系急性梗阻(或孤立肾)导致急性肾衰患者或重度感染患者相对较少,结石多为<1.0 cm,患者在排石过程中主要关注3类问题:疼痛、血尿及发热。血尿会加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为治疗病症,临床上使用常规止血药物治疗如肾上腺色腙片。肾上腺色腙片是一款修复毛细血管的止血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断端回缩,加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增强毛细血管弹性[2],能够通过修复黏膜毛细血管起到止血作用[3]。
在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血尿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排石过程中血尿的程度就能够减少血块形成的概率,能够降低尿液中血细胞的浓度,能改善尿液排出的通畅程度,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减轻输尿管黏膜的损伤,能改善输尿管至膀胱间尿液排出的流体动力学。由于梗阻、感染、积水是一个恶性循环,尿液中红细胞过高可能加重尿液流出阻力,通过使用肾上腺色腙片,修复受损的毛细血管,防止血块形成堵塞血管,改善排石过程中流体动力学,对排石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使用肾上腺色腙片的患者,肉眼血尿症状明显减轻,与既往排石治疗的效果相比,输尿管结石排石过程中疼痛有所减轻,排石时间有所缩短,血尿持续时间明显减少。
肾上腺色腙片可稳定毛细血管及周围组织中的酸性黏多糖,强化毛细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排石患者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4]。同时该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释放,抑制炎性因子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收缩作用,使毛细血管抵抗炎性因子的能力增加1.3倍,加速受损毛细血管断端回缩,促进泌尿系黏膜的修复,可以缩短止血时间[5]。
肾上腺色腙片不影响凝血酶原时间,不影响凝血活酶时间,不影响血小板数量,不影响纤溶系统,即不影响凝血四项。肾上腺色腙片不作用于血液中的任何成分,因此不会影响凝血和抗凝系统。此外,肾上腺色腙片虽然是肾上腺素的氧化衍生物,但无拟肾上腺素的作用,即不影响呼吸、血压、心率,不影响正常组织供血,也无血栓风险,单独使用无须监测凝血四项。总的来说,肾上腺色腙片可以减少渗透,强化血管,增强其弹性,快速止血。其起效迅速,约30 min起效,持续4~6 h,能有效减轻渗血和水肿,预防再出血。
根据给药方式不同,肾上腺色腙的安全性也有区别,口服制剂肾上腺色腙片安全性高于注射剂。其半衰期为1.5 h,口服后0.5~1 h达尿中最高浓度,约24 h代谢完毕。该药无须肝脏转化,对肝功能无影响,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即肾上腺色腙片剂的安全性是优于注射剂的,患者对本药的安全性和顺应性良好。
肾上腺色腙片的泌尿科临床应用主要针对泌尿系结石、泌尿生殖系感染、肾炎、泌尿生殖系肿瘤、泌尿系损伤及其他泌尿系疾病。泌尿系统结石会引起疼痛,甚至引起血尿等并发症。血尿还会伴随水肿、感染等。另外,蛋白尿是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症。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毛细血管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肾上腺色腙片对上述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炎症都具有缓解作用。肾上腺色腙片选择作用于受损肾小球、膀胱黏膜、输尿管黏膜以及手术伤口的毛细血管,通过降低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迅速减少毛细血管出血、渗血,减轻组织充血、水肿,加速伤口愈合。
肾上腺色腙片临床上主要用于因毛细血管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故临床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泌尿科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如子宫出血、痔疮、视网膜出血、鼻衄、胃肠出血、咯血、血尿等。尽管肾上腺色腙片有诸多优点,可应用肾上腺色腙片治疗时,想要发挥其最大疗效,不仅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服用,还需注意其禁忌等。那么,服用肾上腺色腙片需要注意什么呢?(1)忌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的中成药。(3)当肾上腺色腙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4)患者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则使用肾上腺色腙片前请咨询相关医师或药师。(5)对于≤5岁的小儿,剂量减半;对于>5岁者,剂量同成人。(6)抗组胺药、抗胆碱药的扩血管作用可影响肾上腺色腙片的止血效果,如合并应用这些药,则应加大肾上腺色腙片的剂量。
总之,肾上腺色腙片是一款只作用于毛细血管的止血药,不良反应小,不作用于血液中的任何成分,不影响凝血和抗凝系统,也无血栓风险,单独使用无须监测凝血四项,方便患者出院服用,临床疗效满意,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6.
[2]赵排风,郭重伏,孙海丽.肾上腺色腙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事,2002,16(6):371-372.
[3]杜鸣,唐波,沈含熙,等.荧光偏振法用于止血剂与脂质体及血液红细胞主-客体分子间作用机制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5):362-368.
[4]张丽萍,陈华忠,许新.经双J管逆流灌注药物在血尿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1,7(9):39-40.
[5]周瑞芹,刘敬.血栓通结合肾上腺色腙片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2,2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