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波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比较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法作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观察组行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χ2=0.0000(P=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t=9.7544(P=0.0000)、t=11.6537(P=0.0000)、t=12.1268(P=0.0000),术后3、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比较分别为t=7.7634(P=0.0000)、t=15.550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椎间盘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臭氧;射频靶点热凝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136-02
[作者简介] 蒋海波(1981-),男,主治医师,本科,骨科脊柱外科,研究方向:脊柱。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髓核、软骨板及纤维环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后,再加上外力作用,导致相邻间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是刺激,产生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或疼痛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以腰4-5、腰5-骶1的发病率最高,约占95%[1]。我院为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对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进行了疗效比较,旨在为患者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49.6±3.7)岁;病史2~35个月,平均病史(15.6±8.7)个月。观察组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0.2±4.2)岁;病史1~42个月,平均病史(18.3±9.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术前先对患者进行穿刺,患者取俯卧位,并在腹部下方放置一个枕垫,患侧靠外。经透视后行体表标注,患者腰部常规消毒、铺巾,使用2%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的体形选取患侧后正中线旁8~12 cm处进针,进针过程中注意调整角度,需从神经根下方的安全三角区域进入椎间盘,当针尖到达该椎间盘中央偏后的位置后,再次经透视机确认即可。逐级置入扩张管,只留置4.8 mm的工作套管,对纤维环进行环踞开窗,将髓核夹取1~5 g,再使用电动切吸器吸取髓核0.5~1.5g,术毕,将切吸器拔除,同时注入庆大霉素,最后拔除工作套管。压迫创口3~5 min后,创可贴贴住创面。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卧床休息1~2周。
观察组给予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俯卧位,在腹部下方放置一个枕垫,患侧靠外。对术区进行常规检查与消毒,同时选择小关节的内侧缘进行入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进针点,在达到患侧隐窝后,调整针尖的位置,使其处于突出物的位置处。随后进行造影,将射偏电极置入并固定,阻抗调节在150~250之间,若患者未感觉到严重疼痛说明尚无神经存在,可给予1.5 mA的低频电流进行刺激。若患者下肢未出现收缩现象,则缓慢升高温度反复治疗。保持射频针,同时抽取4~5 mL的臭氧经穿刺针将其注入到椎间盘内部,并反复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L即可。
1.3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按照Ramani P标准[2]评定术后疗效。优:疼痛消失,活动功能不受限,患者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良:疼痛偶发,相对术前减轻显著,可进行一般的工作;中: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疼痛,无法工作;差:症状无改善。优良率=(优+良)/例次×100.0。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评定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比较详见表2。
3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因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裂孔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引发患者腰部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残疾。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卧床、牵引药物治疗,介入融核、臭氧、激光治疗。从传统椎板、半椎板切除及开窗髓核摘除,到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甚至目前最新的椎间孔镜技术,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选择合适、合理的治疗方案,不仅能解除病痛,又能避免早期融合内固定带来的相邻节段退变以及医源性腰椎不稳[3]。
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是将物理融合术与化学溶核术相互叠加,可起到协同作用。臭氧能将椎间盘内的髓核溶解,而臭氧本身的不稳定性会随着破裂口发生溶解或是随着髓核脱出,对周围组织起到消炎的作用[4]。大剂量、高浓度的臭氧会在髓核发生溶解的同时造成椎间隙狭窄。而射频靶点消融术只会针对性治疗,不会对其余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同时还能修复并收缩纤维环,将窦神经灭活后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腰椎间盘突出常伴随腰椎不稳症的发生,患者若采取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隙的高度会再次变窄,进一步加重患者腰椎不稳的症状。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减压效果明显,同时不会改变髓核的方向,最后还能良好的阻止椎间盘病程的进一步发展[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的优良率比较中均高达96.0%,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7 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进行VAS疼痛评分测定时明显降低,且相比对照组疼痛程度也较弱。患者术后3、6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发现,两组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该结果与张雄、郑炜贞、欧昌坤[6]等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椎间盘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蔡亮,王元明,方亚敏,等.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11,6(5):462-463.
[2]罗霄,陈信军,李运涛,等.射频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J].颈腰痛杂志,2011,32(2):145-146.
[3]李辉,郭依强,杨玉法,等.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6):363-364.
[4]陈信军,罗霄,欧阳永红,等.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融盘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62-63.
[5]谢黎.射频联合臭氧靶点热凝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39-540.
[6]张雄,郑炜贞,欧昌坤,等.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34(1):79-80.
(收稿日期: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