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汇昌
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江门 529300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8例,B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A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78-02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于肺炎支原体导致出现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其是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逐渐播散到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在冬季发病,持续时间较长,患儿主要伴有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约为30%,并逐渐提高[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8例,A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2±1.3)岁;B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1±1.2)岁。所有患儿均伴有发热、咳嗽、干咳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经肺部听诊后,伴有干性、湿性啰音,X线检查为多样性,并伴有小片状阴影或者大片浸润现象。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2]制定的肺炎支原体诊断标准,患儿伴有不规则发热、持续性剧烈咳嗽等临床症状,部分患儿伴有锁骨下疼痛、咽部疼痛、全身酸痛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经影像学检查,患儿呈肺片状阴影,多见下肺野,间质性肺炎影响变化;经实验室检查,患儿的血清冷凝集实验指标值超过132,血清持异性lgM抗体与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均为阳性。排除患有支气管哮喘、异物吸入以及结核等疾病的患儿。
1.3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采用止咳、吸氧、化痰以及退热等治疗法,B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由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H20083611)进行治疗,静脉滴注,将10mg/(kg·d)的阿奇霉素融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约为1mg/mL,1次/d,连续治疗5d后停药,停药4d后,患儿口服阿奇霉素,1次/d,每次10mg/(kg·d),疗程5~7d;同时,还进行止咳以及化痰平喘等的对症处理。A组患儿在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Merck & Dohme Australia Pty Lt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596)进行治疗,如患儿体重质量低于30kg,4mg/d;如患儿体重质量超过30kg,8mg/d,患儿口服,疗程为3周。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记录。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儿科杂志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3]为诊断依据,治愈:治疗一周后,患儿的咳嗽、肺部体征等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经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有效:治疗1周后,患儿的咳嗽、肺部体征等症状明显得到好转,体温显著下降;治疗3周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基本消失,经胸片检查,恢复正常;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未明显改变,体温无下降,经胸片检查,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A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为(6.3±1.4)d,平均住院时间为(8.1±1.6)d;B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为(11.6±2.2)d,平均住院时间为(11.8±2.3)d;A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t=12.782;P<0.05)。
2.2 两组患儿的疗效对比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对比[n(%)]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对比
经过治疗后,A组患儿出现3例不良反应,1例腹痛,2例呕吐,不良反应率为7.1%;B组患儿出现7例不良反应,2例腹泻,4例呕吐,1例腹痛,不良反应率为16.7%。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 χ2=4.368;P<0.05)。
3 讨论
近年来,受到抗生素滥用等因素影响,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发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在固定范围内流行传播。支原体存在病毒和细菌中,能够独立性生活[4]。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免疫损伤、支原体分泌毒素作用等因素有关。由支原体导致出现的肺炎,病理改变为以毛细支气管炎症和肺间质性[5]。支原体会对嗜酸性粒细胞和支气管平滑肌肥大细胞产生白三烯、半胱氨酸等介质,进而导致收缩支气管,增多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聚集嗜酸性粒细胞,进而导致出现支气管粘膜水肿现象[6]。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病,主要发病人群为5~15岁儿童,通常情况下,婴幼儿患病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起病急的特点,患儿伴有咳嗽、咽痛、发热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患儿伴有刺激性干咳症状。经X线检查,改变较为显著,伴有单侧病变、双侧病变,多见下叶,部分患儿病灶具有游走性,少数伴有大叶性阴影,患儿病程约2~3周[7]。以往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法,并采取平喘、止咳等治疗法。在原核生物中,支原体是其中最小的微生物,由于缺乏细胞壁,支原体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如头孢菌类、β内酰胺类药物等抗菌药物,能够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作用产生抑制性,但是支原体对能够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产生影响的药物具有敏感性,如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等。相关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易给小儿身体健康以及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适宜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8]。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感染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血浆浓度高、组织浓度高以及生物利用度好的优点,且能够快速渗透患者体内的细胞中,增强体内抗菌作用,进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其能够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支原体以及衣原体产生较好作用。但是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其能够在体内广泛分布,组织浓度约为血浓度的10~100倍,由肝胆系统进行排泄,排泄率达到14%左右,血清消除半衰期约为48 h,在体内存留时间比较长,如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不全,则要慎用。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对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进行受体,对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的活性进行选择性抑制,进而有效减少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性,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支气管痉挛,进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最终将抗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阿奇霉素与孟鲁司特钠的联合,能够对抗支原体肺炎进行有效对抗,并能够有效、快速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缓解。在本组研究中,B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A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A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7.1%;B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16.7%。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侯跃.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3(1):71-72
[2] 汪晓阳,楼方.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98-99
[3] 黄小红,吕春燕.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28):104-105
[4] 张利琴.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6(30):36-37
[5] 马燕.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0(25):20-21
[6] 魏蜻.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0):852-853
[7] 廖先华.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5):639-640
[8] 李瑾.孟鲁司特钠干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4(25):254-255
(收稿日期: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