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儿科医学论文范文,儿科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配合与体会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45次
  • 评分4
  • 61
  • 0

肖欣华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配合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因产后窒息实施抢救复苏护理的11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过完善的复苏护理配合,113例新生儿产后5 min复苏成功86例,10 min复苏成功24例,死亡3例,复苏成功率为97.3%,平均住院天数(8.6±1.8)d。结论 正确、及时、有效地复苏配合,不仅可使新生儿各项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减轻新生儿的痛苦,还可降低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对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56-02

新生儿窒息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也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因母体妊娠合并症、骨盆狭窄、胎位异常等高危因素及分娩时不良情况的发生[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据报道[2],其发生率在我国为5%~10%,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而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和癫痫等后遗症。因此,助产士作为新生儿的最早接触者,积极有效地复苏护理配合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的预后,对减低新生儿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有重要意义。对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因产后窒息实施抢救复苏护理的11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共分娩产妇6689例,年龄23~38岁,平均30.9±3.5岁,经阴道分娩2717例,剖宫产397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13例,其中孕≥37周94例,<37周19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91例,<2500g22例。患儿均有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表浅、不规律等症状,以Apgar评分[3],轻度窒息87例,重度窒息16例。

2护理配合

2.1 复苏方案

由于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缺氧发生呼吸窘迫的延续,因此,在每一位产妇分娩前应事先了解母体是否存在高危因素、胎儿的胎心、胎动及羊水和胎盘的情况,对每一次接生即使产妇及胎儿各方面均预计正常,也要做好各项复苏准备。严格执行ABCDE复苏方案[4],熟练掌握复苏的技能和步骤,以确保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改善预后。

2.2 复苏前准备

了解有无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认识到窒息在一定时间内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可逆转的,复苏越早,新生儿致残、致死率越小,预后越好。对有发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应通知产科和儿科医师在场,避免因错过抢救时间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尽早做好复苏前的准备。

2.2.1 物品及药品准备 物品:听诊器、喉镜、给氧装置、牙垫、注射器、剪刀、无菌手套、注射器、新生儿吸痰管、吸痰器、留置针、消毒液、预热的新生儿辐射台。药品:5%碳酸氢钠、10%葡萄糖、维生素K1、地塞米松、1:10000的肾上腺素,纳洛酮等。

2.2.2 人员准备 每一位产妇分娩时都应有一位产科医师和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完整复苏技术的助产士在场,掌握面罩、气囊给氧、气管插管及抢救药物应用技能。

2.2.3 环境准备 应提前进行手术室准备,保证室内温湿度,控制温度在26~28℃,湿度在55%~65%之间,将新生儿辐射台预热好,使新生儿体温保持在36.4~36.7℃左右。

2.2 复苏时护理

2.2.1 通畅呼吸道 抬头娩出后应立即用纱布从额部向鼻、口、下颌挤擦黏液,用吸球吸出口鼻分泌物、羊水、胎粪和口咽部与气管内的黏液。胎儿娩出断脐后将其置于辐射台予保暧,摆正体位,使新生儿头轻度伸仰,用吸痰器清理呼吸道,吸净口腔、气管中的分泌物,注意限制吸管的压力和时间,压力应控制在13.3kPa,时间每次不超过10 s,以免过度吸引导致喉痉挛和心动过缓引发自主呼吸延迟[5]。对轻度窒息新生儿可用手拍或手指弹新生儿足底以诱发自主呼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应立即用气囊面罩正压给氧,以促使恢复通气,通气时注意观察其面色、呼吸、心率和肌张力的变化,以便对新生儿复苏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2.2.2 建立呼吸和有效循环 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应立即建立有效循环,将正压给氧氧流量调至4~5 L/min,保证吸氧管与呼吸气囊各连接部位的通畅,挤压气囊时,注意挤压时压力及频率,以胸部轻度起伏即可,频率40~60次/min,观察缺氧是否改善,如心率仍<60次/min时,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注意深度和强度,并观察患儿面色、皮肤、呼吸的恢复情况。

2.2.3 药物应用 应遵医嘱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保证用药过程中药物名称、剂量、用法、途径、时间的准确性。对医生下达的头口医嘱,助产士应再次复述,经两人核对无误后立即执行,避免用药错误,对使用过的空安瓿保留至窒息儿抢救结束后,保证整个抢救过程在有序、快速、有条不紊中完成。

2.2.4 保暖与评价 有专家认为[6],没有良好的外部热源会导致复苏反应的延长、减少或缺如,使新生儿耗氧量增加,代谢亢进,进一步加重窒息。而且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过低的体温可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加重缺血缺氧程度。因此,保暖是保证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在整个复苏过程中要保持新生儿温度的恒定,并注意观察复苏过程中新生儿的面色、皮肤、精神、呼吸、心率等恢复情况。

2.3 复苏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 复苏成功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征变化,注意神志、肤色、排尿情况,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惊厥、尖叫、肌张力等脑损伤表现,及时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使患儿保持侧卧位,防止因呕吐物误吸再次引起窒息而引发吸入性肺炎。

2.3.2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因机体抵抗力差,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病原菌易侵入机体引发感染[7]。因此,我们人员应尽量对新生儿实施隔离性保护,接触患儿前应仔细洗手,减少探视人员数量和时间,定期更换、消毒物品,做好皮肤、口腔、脐部和臀部护理,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发生。

2.3.3喂养护理 窒息患儿由于缺氧,血氧分压下降导致血液重新分配,大部分的血液集中供入脑、心等重要器官,从而使肠壁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生[8]。因此,喂养时应根据患儿病情进行少量多次、由稀到稠的喂养,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和奶量速度,防止因吸奶费力或过急而导致呛咳、呼吸困难等,喂奶完毕后将患儿抱直,轻拍背部,使空气排出,并观察患儿有无吐奶、青紫、憋闷的异常发生。

3结果

经过完善的复苏护理配合,113例新生儿产后5 min复苏成功86例,10 min复苏成功24例, 3例因孕周不足30周,体重不足1500g死亡,复苏成功率为97.3%,住院天数5~13d,平均(8.6±1.8)d。

4体会

新生儿窒息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做好产前检查、消除和预防妊娠期各种高危因素的发生对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本组资料的护理,本人认为,正确、及时、有效地复苏配合,不仅可使新生儿各项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减轻新生儿的痛苦,还大大降低了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桑晓燕.手术室护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配合要点[J].心理医生,2011(7):542-543.

[2] 张绮翎.复苏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8):37-38.

[3] 申桂英.助产士窒息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108-109.

[4] 李晓丽.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200-201.

[5] 陈咏华,熊琼.剖腹产手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配合[A].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手术室护理管理研讨班暨三届四次手术室专业学术交流会资料[C].2012:77-79.

[6] 苏红,史秀琼.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配合[J].内蒙古中医药,2012(4):168.

[7] 吉小平,王宋青.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抢救和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2,8(15):33-29.

[8] 朱莉君,王素萍,王萍.新生儿窒息88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8(6):98-90.

(收稿日期:201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