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学语文论文
范文列表
-
2015-08-30
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形态——以“三导”教学模式为例
-
赵宪字 关于课堂教学研究,一直有着不同的称谓,内涵也一直在不断变化。从教学模式到目前流行的教学形态,虽然逻辑关系不甚严密,却不乏一脉相承。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以来,以它
-
2015-08-30
从课程论的角度讨论逻辑知识问题
-
李海林 首先要明确,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是一个课程论的问题。课程论视角,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合宜视角。 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从课程论的角度,大致有以下三个问题必须回答:语文课为什
-
2015-08-30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选修特色评析
-
计静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种“拓展与提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体现得最为突出,集中表现为对考生审美、探
-
2015-08-30
别是一家——李清照的词作与词论
-
王南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李清照循此意而自号“易安居士”,显示了这位闺秀才女对于安宁生活的心理期待。然而高情寡合,命途多舛,求“安”不易。在
-
2015-08-30
浅谈基础教育中的“创意写作”训练设计
-
周京昱 在我接触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中,还没有一种令老师们以为高效并对其完全满意的训练模式。相当多的老师面临这样的困惑:高一高二与高三的作文教学路数如果完全一致,很可能造成模拟题下放,
-
2015-08-30
全国“本色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通知
-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积三十年教学经验和二十年潜心研究形成的教学思想。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先进的现代课程理念;既深深扎根语文教学实践,又有系统的理论建构;既有有效的操
-
2015-08-30
“乡愁”写续诗“拐弯是担当”
-
叶乃初 2014年4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余光中先生为他的著名诗篇《乡愁》续写的第五节诗句——“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余光中先生笑着对《光明日报》记者
-
2015-08-30
《(金缕曲)二首》教学设计
-
曹茂昌 【设计说明】 一、把消除语言障碍和鉴赏整合起来。消除语言障碍通过学生质疑来实现;在消除语言障碍过程中适当嵌入鉴赏,它通过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来实现。例如,“泪痕莫滴牛衣透
-
2015-08-30
语文教学要追求“有人有本”的境界
-
王小槐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表现在: 一、“目中有人”,激活学生参与热情 所谓“目中有人”,是指教师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李老
-
2015-08-30
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
-
刘桂萍 2014年第3期《教师博览·文摘版》发表了《“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一文。文章介绍了美国教师向小学生讲述“孔融让梨”故事之后的讨论: 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生
-
2015-08-30
充分认识教材的作用
-
余映潮 阅读教学效率普遍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利用教材。 通俗的教学状况是:就课文教课文。教师就课文的内容进行细碎的提问,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肤浅的解答,在看似热闹
-
2015-08-30
《绿》多环节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
韩建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展示交流点评精读第3段,提炼“绿”的特点,感悟作者强烈的情感和语言魅力。 2.通过多环节的读写活动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
2015-08-30
林冲“问仇杀仇”:阅渎的深度与快感
-
姜维平 一 林冲的故事发展到“风雪山神庙”一节,无疑更扣人心弦了,他终于被逼得举刀杀人了。阅读林冲“问仇杀仇”的文字,有两点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其一,林冲杀差拨和富安是一枪一个,
-
2015-08-30
多元解读:解读视角以及解读方式的转换
-
王鹏伟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强调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囿于教学参考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再囿于教师对文本的阐释,课堂上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
-
2015-08-30
语境解读:破解小说解读教学之惑
-
张志霄 小说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现象:其一,学生的浅解读;其二,教师引导造成误读。浅解读与误读现象的普遍存在困扰着小说解读教学,暴露出文本解读作为教学形态的严重缺陷,探索文学文本
-
2015-08-30
“语文课标”应该画个清晰的“圈”
-
管然荣 拉瑞·劳丹说过:“理论的功能是消除含混性,化无规律为有规律以及标明事物是可以理解的和可以预测的。”①“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作为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实施建议
-
2015-08-30
在秋天补种
-
俞东升 近日回家,看到老妈拿一个葫芦瓢装玉米种子,准备出门给一块空地补种。我好奇地问:“快到立秋了,种玉米还有用呀?”老妈说:“上次种的玉米给洪水淹死了,现在水退了,离立秋还有两天,
-
2015-08-30
吆喝声里的记忆
-
张德虎 胡同里的孩子,是听着走街串巷的吆喝声长大的,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吆喝声的记忆。 我小时候淘气得不行,路还没走稳就在院子里待不住,大人一不留神,便溜出院门儿,跑到胡同里去了。
-
2015-08-30
教材利用的基本理念
-
余映潮 语文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需要有如下基本理念: 第一,一定要对课文中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细致的提取、提炼。 第二,一定要有选择地利用从课文中提取、提炼出来
-
2015-08-30
“追问”得当方可自然“生成”
-
陈玲玲 这是一篇问题设计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 一、以“称呼”切入,问题设计用心巧妙 稍有生活经验的人一定知道,人与人之间,抑或人与物之间,彼此关系的亲疏能通过称呼体现得出
-
2015-08-30
《装在套子里的人》研究综述和教学建议
-
谢政满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直被选人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也是许多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课重点讲授的作品之一,堪称中国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本文将就《装在套子里的
-
2015-08-30
给我一片绿(两课时)
-
徐振维 第一课时 师: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鞠躬)。(生笑)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要求是……(读《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略)题目嘛,很有意思,保证每个同学有话可讲,
-
2015-08-30
标点与虚词:“虚境”中的奇景
-
邓彤 标点与虚词,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文字符号,但在传情达意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教学走向深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读者对这类言语形式咀嚼体味所能够达到的细腻程度。 20世
-
2015-08-30
阅读教学应重视“基础能力”的训练
-
王俊鸣 语文教学改革可以说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了。进步当然有,但总的看,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其根源主要在于淹没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忽视或者说“跳过了”“基
-
2015-08-30
“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何源 黄玉慧 郝倩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然而近3年来却一直存在“伪探究题”的情况2012—2014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共有43道探究题,其中“伪探究题”20道,占4
-
2015-08-30
“中规中矩”与“新意迭出”
-
李玉山 这份教学设计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中规中矩和具体翔实。 教学目标是清晰的,梳理内容、体会情感、品味语言,这样的定位也是准确的。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设问指向明确,并考虑到了
-
2015-08-30
叙述语流中的情绪流——浅谈《孤独之旅》的人物刻画
-
洪琳娇 《孤独之旅》是曹文轩小说《草房子》的节选。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大类。它“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所以一般来说,一篇小说人物描写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刻画传神
-
2015-08-30
借力联想让课堂灵动飞扬
-
吕凤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谐。学生不再单纯地盲从附和,而是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课堂上,学生一旦出现随机冒出的思想火花,教
-
2015-08-30
《晏子使楚》教学实录
-
王晔 一、疏通文意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的题目是—— 生(齐答):“晏子使楚”。 师:题目的意思是—— 生:晏子出使楚国。 师:对,“使”就是“出使”的
-
2015-08-30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
陆冰清 师:这篇节选课文描写了鲁迅的几个生活片段。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品评衣着”部分。 一、一个标点 师:老师在读第四段时,发现其中有句话很奇怪。我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
2015-08-3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进步
-
吴格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2011版《标准》”)较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2001版《标准》”)有明显的进步。分析理解这些进步,对于把
-
2015-08-30
涵泳玩索,方能人词中妙境
-
王兆鹏 要学词,先需读词。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乐歌,所以读词要放声朗读,才能感受词特有的节奏感、声韵美,如果只是默念,就难以体会词的声情韵味。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早就说过:“读词不成腔
-
2015-08-30
断“章”取“义”的文章怎么教
-
卢军良 看这个教学设计,知道二位老师是很用心的。传统的程式,现代的手法都运用到了。“引童年”“知童年”“品童年”“晤童年”:教学的流程很整饬。但如果我们想到一群小读者——当今初中生的
-
2015-08-30
让学生学会读是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
王屹宇 作家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可能会刻意或无意地拉开与人物的距离——道德的、智力的或者情感的距离,从而也拉开了与阅读者的距离。也许这种距离也激发起阅读者的阅读激情,除了“后来怎么样”这
-
2015-08-30
《秋兴八首》(其一)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
曾坤 在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秋兴八首》占有崇高的地位,是杜甫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是其组诗中的精品,前人对这组诗推崇备至。清人黄生饱含深情地评价道:“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